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全诗,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古诗,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翻译,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译文

我们相隔遥远有三千里之遥,却在同一时刻听到了蝉鸣。 清晨,蝉在沾满露珠的树叶上清脆鸣叫,傍晚,又在夕阳映照的枝条上哀愁鸣叫。 忽然间,蝉鸣像断了弦的琴一样消失了,紧接着,又听到了像乐管般参差不齐的声音。 傍晚时分,洛水桥上空碧云飘浮,我向西遥望,期盼着与佳人相会。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注释

  • :应答,酬和。
  • 令狐相公:指令狐楚,唐朝宰相。刘禹锡曾做过他的幕僚。
  • 新蝉:初鸣的蝉。
  • 见寄:寄赠(诗歌)。
  • 相去:相隔,距离。
  • 三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清吟:清脆的鸣叫。
  • 晓露叶:早晨沾着露水的树叶。
  • 愁噪:悲愁地鸣叫。
  • 夕阳枝:傍晚夕阳下的树枝。
  • 忽尔:忽然,突然。
  • 弦断绝:比喻蝉鸣突然停止。
  • 俄闻:不久听到。
  • 管参差:指乐器发出的声音错落不齐。参差,不齐。
  • 洛桥:洛阳桥,在洛阳城外。
  • 碧云晚:碧蓝色的云彩在傍晚时分出现。
  • 西望:向西边眺望。
  • 佳人:美好的人,多指女子,这里指诗人思念的人。
  • :期盼,期待。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酬答令狐楚寄赠的咏蝉诗。诗歌通过描写蝉鸣,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遥远,却心意相通的感情,以及诗人思念友人的情怀。

首联点明主题,诗人与令狐楚相隔遥远,却同时听到蝉鸣,暗示了两人心有灵犀。颔联描写了蝉鸣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清晨的蝉鸣清脆悦耳,傍晚的蝉鸣则哀愁凄凉,烘托了诗人思念友人的情感。颈联通过“弦断绝”和“管参差”两个意象,暗示了世事变迁和人生的不确定性。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会的期盼,诗人站在洛阳桥上,遥望西方,希望能够与友人相见。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歌善于运用意象,如蝉鸣、晓露、夕阳、碧云等,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感伤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2e5565c9983131a284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