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筠的诗>召入翰林别同僚>

召入翰林别同僚,刘筠召入翰林别同僚全诗,刘筠召入翰林别同僚古诗,召入翰林别同僚翻译,召入翰林别同僚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筠

一辞銮署守英蕃,两见庐峰媚翠樽。
政懦每怜民若子,岁丰还喜稻成孙。
离愁且饮闲人酒,密对须求长者言。
入奉清朝同一德,晨趋岂叹鬓霜繁。

召入翰林别同僚译文

我告别了京城的官署,前往地方镇守边疆,两次在庐山脚下,对着美酒开怀畅饮。常常因为自己为政软弱而怜悯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年成丰收,稻谷像孙子一样茁壮成长,感到由衷的喜悦。离别的愁绪,且用这闲适之人的酒来消解,心里有疑问,一定要去寻求德高望重之人的教诲。如今奉诏入朝,希望能够和朝廷同心同德,早朝奔走,又怎会叹息鬓发如霜呢?

召入翰林别同僚注释

  • 銮署:指京城的官署。銮,古代皇帝出行时仪仗队所用的銮铃,这里借指朝廷。
  • 英蕃:指地方,边疆。
  • 庐峰:庐山。
  • 媚翠樽:对着翠绿色的酒杯感到愉悦。
  • 政懦:为政软弱。
  • 民若子: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 稻成孙:形容稻谷长势良好。
  • 离愁:离别的愁绪。
  • 闲人酒:闲适之人喝的酒,指不为政事烦扰时喝的酒。
  • 密对:私下请教。
  • 长者言:德高望重之人的话语。
  • 入奉清朝:奉诏入朝。
  • 同一德:同心同德。
  • 晨趋:早朝奔走。
  • 鬓霜繁:鬓发如霜,指年老。

召入翰林别同僚讲解

这首诗是刘筠奉诏入朝时,与同僚告别之作,表达了诗人离开地方官署,奉召入朝的复杂心情。

诗的前四句回顾了自己之前的仕宦生涯。首联点明了诗人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任职,以及两次在庐山饮酒的经历,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则表达了诗人为政爱民的思想,他常常因为自己为政不够而怜悯百姓,看到年成丰收则感到由衷的高兴,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即将入朝的心情。颈联写离别之情,诗人用饮酒和求教来排解心中的愁绪,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虚心好学的精神。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能够与朝廷同心同德,为国家效力,即使年老鬓发斑白也在所不辞,表达了诗人忠君爱国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诗中“政懦每怜民若子,岁丰还喜稻成孙”两句,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关怀,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动。

刘筠[宋代]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25cf60bf207947d321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