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全诗,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古诗,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翻译,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译文

遥望西江,天柱山显得那样遥远,远送友人去往像东越海门一样深邃的地方。离别家人的情爱是如此难舍,但前行的你更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好风吹动着西下的夕阳,流水潺潺伴随着你悠长的吟唱。五月里还穿着皮袄的人,应该懂得不贪求金钱的道理。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注释

  • 裴大泽:李白的朋友,将要去庐州(今安徽合肥)担任长史。长史:州郡长官的佐吏。
  • 西江天柱远:西江,指长江在江西境内的一段。天柱,指天柱山,在安徽潜山县西北。极言送别之地与友人将去之地的遥远。
  • 东越海门深:东越,指浙江一带。海门,指入海口,形容庐州地势险要。也形容前路漫漫。
  • 割慈亲恋:割舍对父母亲人的眷恋。
  • 报国心:报效国家的心愿。
  • 好风吹落日:美好的风吹动着落日。
  • 流水引长吟:流水的声音引导着悠长的吟唱。
  •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五月,农历五月,天气炎热。披裘,穿着皮衣。取金,贪求金钱。这两句用典,典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不食周粟,作者用此典故赞扬友人廉洁不贪的品格。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裴大泽赴庐州担任长史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赞扬了友人割舍亲情、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以及清廉不贪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联描写了送别地点和友人将要去的地方的遥远,以及友人离别亲人的难舍和报国之心的坚定。中间两联描写了送别时的景象,好风落日,流水长吟,烘托了依依不舍的氛围。最后两联用典,赞扬了友人不贪求金钱的品格。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送别诗的惜别之情,又有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期许。诗中运用了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尤其“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一句,既点明了友人的品格,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耐人寻味。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d4a904f7383b3819fc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