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孔巢父还山>

孔巢父还山,李白孔巢父还山全诗,李白孔巢父还山古诗,孔巢父还山翻译,孔巢父还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
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
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
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
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
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
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
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
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
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

孔巢父还山译文

猎人张网捕兔,却无法捕捉龙虎这样的大物。所以,那些志在青云的人,都隐居山林,在高高的岩洞里放声歌唱。

韩生确实是才华横溢的俊杰,裴子也蕴含着清高纯真的品格。孔侯更是才华出众,他们都与云霞为伴,亲近自然。

他们高尚的节操可与挺拔的远山松树相比,一同盖着被子,睡卧在盘陀大石之上。凿开冰块,漱饮那寒冷的泉水,三个人合穿两双木屐。

他们时常兴致勃勃,常常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偶尔出山拜见地方长官,一声长啸,便轻视那官场的乌纱帽。

昨夜梦中,你已回到山中,云彩在竹溪的月光下舞动。今天早晨,在鲁地的东门,设帐为你送行。

雪后的山崖道路湿滑,马蹄难以前行,长满萝草的小路,容易使归人迷失方向。我对你的思念就像那蔓延的烟草,一年四季,永不停歇。

孔巢父还山注释

  • 孔巢父:唐代隐士,与韩准、裴政隐居徂徕山,时称“竹溪六逸”。
  • 张兔罝(jū):张网捕兔的猎人。罝,捕兽的网。
  • 龙虎:比喻有才能的人。
  • 青云人:指有远大志向的人,此处指隐士。
  • 岩户:山洞,隐士居住的地方。
  • 韩生:指韩准,孔巢父的朋友,隐士。
  • 裴子:指裴政,孔巢父的朋友,隐士。
  • 清真:清高纯真。
  • 孔侯:指孔巢父。
  • 峻节:高尚的节操。
  • 凌:超过,比得上。
  • 盘石:大石头。
  • 斧冰:凿开冰块。
  • 嗽:漱口,引申为饮用。
  • 二屐:两双木屐,指生活简朴。
  • 乘兴:兴致勃勃。
  • 云无心:比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揖(yī):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 牧伯:地方长官。
  • 轻衣簪(zān):轻视官场的乌纱帽。衣,指官服。簪,古代官帽上的装饰物,代指官位。
  • 鲁东门:鲁国都城的东门,此处指送别地点。
  • 帐饮:设帐摆酒送行。
  • 雪崖:积雪的山崖。
  • 萝径:长满萝草的小路。
  • 历乱:纷乱,连续不断。

孔巢父还山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隐士孔巢父还山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赞美了孔巢父等人的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诗人用“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起笔,反衬孔巢父等人的志向高远,不为世俗所束缚。“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点明了他们的隐逸身份和自由心态。诗人又用“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进一步赞美他们的才华和品格,并将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则具体描绘了他们的隐逸生活,表现了他们生活简朴、志趣高洁。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孔巢父的依依不舍之情。“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写出了孔巢父等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官场的轻视。“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则写出了诗人对孔巢父的思念之情和送别时的场景。“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则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孔巢父的深切思念,像那蔓延的烟草一样,一年四季,永不停歇。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之作。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add4f3c1a2b0df4d84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