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全诗,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古诗,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翻译,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
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译文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心中一片空明,仿佛回到了太古时代。真正的音乐自然而成,就像弹奏没有琴弦的琴。

垂钓的地方离这里并不远,但你垂钓的意图却深远莫测。终有一天,我们会在龙伯国相会,到那时再相互邀请寻访。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注释

  • 临洺县令皓弟:指李白的弟弟,在临洺县担任县令。皓,指其字或名中含有“皓”字。
  • 被讼停官:因被人告发而停职。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
  •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陶渊明曾在此做县令。
  • 太古心:指纯真自然、不受世俗污染的心境。
  • 大音:指自然的、和谐的声音,比喻高深的道理或境界。
  • 无弦琴:没有琴弦的琴,比喻不借助外物,自然而然地表达心境。
  • 连鳌:传说海中有大鳌,能背负山岳。此处比喻志向远大。
  • 龙伯国:传说中的巨人国。《列子·汤问》记载,龙伯国人钓鱼,一钓就钓起六条大鳌。此处借指隐居的理想之地。
  • 相招寻:互相邀请,一同寻访隐居之所。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因被人告发而停职的弟弟的,表达了对弟弟的安慰和鼓励,以及自己向往隐逸的志趣。

诗的首联以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起兴,赞扬弟弟具有像陶渊明一样的高洁情操,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一颗纯真自然的心。

颔联用“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来比喻高深的道理和境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借助外力。这既是对弟弟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颈联写弟弟虽然身处官场,但志向远大,如同姜太公钓鱼,志不在鱼。

尾联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一同隐居的愿望,希望将来能够像传说中的龙伯国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高远,既表达了兄弟情谊,又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2af7c4809f492b2a6f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