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回军行>

回军行,李益回军行全诗,李益回军行古诗,回军行翻译,回军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

回军行译文

边关的榆树叶子已经早早地变得稀疏泛黄,傍晚时分,古战场上笼罩着茫茫的沙尘。我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军队返回,安葬那些暴露在外的阵亡将士遗骸,不要再让士兵们在这荒凉边疆上悲伤哭泣。

回军行注释

  • 回军行: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多描写战争和军队生活。
  • 关城:指边关的城池。
  • 榆叶:榆树的叶子。
  • 疏黄:稀疏而泛黄,形容秋天的景象。
  • 沙云:指被风卷起的沙尘,像云一样。
  • 古战场:指古代发生过战争的地方。
  • 表请:上表请求。表,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陈述意见或请求的文书。
  • 掩尘骨:掩埋暴露在尘土中的尸骨。掩,埋葬。
  • 莫教:不要让。
  • 士卒:士兵。
  • 龙荒:指荒凉边远的地方。古代传说北方有龙荒之地。

回军行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战争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阵亡将士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时令为秋季,边关的榆树叶子已经开始凋零,渲染了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荒凉和生命的脆弱。

第二句“日暮沙云古战场”,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环境。傍晚时分,沙尘弥漫,笼罩着古老的战场,更增添了一种凄凉和悲壮的气氛。“沙云”不仅写出了边塞风沙的特点,也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

后两句“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他上书朝廷,请求允许军队返回,安葬那些暴露在外的将士遗骸,不要让士兵们在这荒凉的边疆上继续悲伤哭泣。这既是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也是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期盼。诗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士兵的关爱,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朴实,意境苍凉悲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d033d293a208560637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