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贺的诗>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全诗,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古诗,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翻译,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贺

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
不闻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赵壹赋命薄,马卿家业贫。
乡书何所报,紫蕨生石云。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惨阴地自光,宝马踏晓昏。
腊春戏草苑,玉輓鸣辚。
绿网缒金铃,霞卷清池漘。
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
时宜裂大袂,剑客车盘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
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
光明霭不发,腰龟徒甃银。
吾将噪礼乐,声调摩清新。
欲使十千岁,帝道如飞神。
华实自苍老,流采长倾湓。
没没暗齰舌,涕血不敢论。
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秦。
六郡无剿儿,长刀谁拭尘。
地理阳无正,快马逐服辕。
二子美年少,调道讲清浑。
讥笑断冬夜,家庭疏筱穿。
曙风起四方,秋月当东悬。
赋诗面投掷,悲哉不遇人。
此别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译文

李子将要离开京城,南山和崆峒山已是春意盎然。听不见京城里傍晚的鼓声,稍微安慰了煎熬的情人。如同赵壹感叹自己命运不好,司马相如家境贫寒。家书该写些什么内容回去呢?家乡紫色的蕨菜生长在多石的云中。长安如同遍布玉桂的国度,持戟的卫士腰带华丽地守护着侯门。即使在阴惨的地方也能显现出光彩,宝马在拂晓和黄昏时分奔踏。在初春时节于草地上嬉戏,用玉装饰的车子发出清脆的声响。用绿色的网兜悬挂着金铃,彩霞卷起清澈的池塘边缘。打开钱库倾泻铜钱,购买冰块以防夏天的苍蝇。时常应当撕裂宽大的衣袖来表达豪情,剑客的车上铺着柔软的垫子。小人像死灰一样毫无生气,内心焦灼得如同生长着秋天的榛树。当今皇图覆盖四海,百姓拖着长长的腰带。但是光明却被遮蔽无法显现,腰间佩戴龟形饰物也只是徒劳地用银镶嵌。我将要演奏礼乐,使音调变得清新。希望能够让这盛世延续万年,使帝王的统治像飞神一样迅速而有效。华美的果实自然会随着时间而衰老,但美好的事物应该永远保持其光彩。默默地咬着牙,即使流着眼泪也不敢多说什么。如今将要前往东方,担任祭酒并告别秦地。六郡没有需要征剿的贼寇,长刀又有谁来擦拭上面的灰尘呢?地理方位不适宜在此久留,骑着快马追逐着车辆。你们二位正值美好年华,探讨治国之道,讲解清正廉洁的道理。讥讽嘲笑,直到漫长的冬夜结束,竹子稀疏的庭院被晨曦穿透。拂晓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秋月正悬挂在东方。写好诗篇当面投掷,可悲的是遇不到赏识的人。这次离别一定会沾湿衣襟,所以事先裁好越地的布巾。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注释

  • 李子: 指李贺的朋友。
  • 上国: 指京城长安。
  • 崆峒春: 崆峒山春天景色优美。
  • 赵壹: 东汉辞赋家,因命运不济而作《命薄赋》。
  • 马卿: 指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早年家境贫寒。
  • 紫蕨: 一种野菜,生长在多石的山地。
  • 玉桂国: 形容长安如同遍布玉桂树的国度,极言其繁华。
  • 戟带: 指卫士的华丽腰带。
  • 玉輓: 用玉装饰的车子。
  • : 车轮的声音。
  • : 用绳子悬挂。
  • 蚨母: 传说中的一种钱,可以生钱。
  • 裂大袂: 撕裂宽大的衣袖,以表达豪情。
  • 车盘茵: 车上铺设柔软的垫子。
  • 秋榛: 秋天生长的榛树,比喻内心的焦灼。
  • 腰龟: 腰间佩戴的龟形饰物,古代官员的配饰。
  • : 用砖砌成。
  • 摩清新: 使之清新。
  • 倾湓: 光彩流溢。
  • 齰舌: 咬舌,表示忍耐、不敢言语。
  • 祭酒: 官名,掌管祭祀礼仪。
  • 剿儿: 指贼寇。
  • 地理阳无正: 指地理方位不利。
  • 服辕: 指车辆。
  • 清浑: 指清正廉洁的道理。
  • 疏筱穿: 稀疏的竹子被阳光穿透。
  • 越布: 越地出产的布,质地较粗。
  • 沾臆: 沾湿衣襟。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讲解

这首诗是李贺为友人李子即将离开长安而作的送别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首先描写了友人在春天离开长安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接着,诗人用赵壹和司马相如的典故来比喻自己和友人命运不济、怀才不遇的处境。然后,诗人描写了长安的繁华景象和官场的黑暗腐败,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改革政治、实现理想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整首诗语言瑰丽奇崛,意象丰富,感情真挚,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乡书何所报,紫蕨生石云"、"光明霭不发,腰龟徒甃银"等句子,表达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李贺[唐代]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b3887ef23e0aaa5363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