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李益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全诗,李益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古诗,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翻译,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译文

柳吴兴近来音讯全无,张长公贫困潦倒,生活寂寞。只有你头戴着裹巾,冒着雨前来,手里拿着残菊,向西边殷切地招手。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注释

  • 九月十日:指农历九月十日。
  • 雨中:下着雨的时候。
  • 张伯佳:即张伯,字伯佳。
  • 期:约定的日期。
  • 柳镇:地名。
  • 招:招引,呼唤。
  • 柳吴兴:指柳恽,曾任吴兴太守。
  • 张长公:指张融,曾任长沙内史。
  • 角巾:用葛布做的头巾,古代隐士常戴。
  • 残菊:指快要凋谢的菊花。
  • 西招:向西边招手,表明诗人所在的方向。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在九月十日雨中前往柳镇拜访张伯佳,但张伯佳未至,于是写诗招引他。

诗的前两句感叹友人处境。“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诗人用典,借柳恽和张融的遭遇,暗示友人境况不佳,久未见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后两句描写诗人冒雨等待的情景。“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诗人描写自己头戴角巾,冒雨前来,手持残菊,向西边张望,期盼友人出现。这里的“角巾沾雨”和“手持残菊”不仅点明了季节和天气,也表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西招”则表明诗人所在的位置,也暗示了对友人迟迟未到的焦急心情。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之情,以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诗中运用了典故和细节描写,使诗歌更具内涵和感染力。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ae49ea500d108b8774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