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柳永的诗>离别难(中吕调)>

离别难(中吕调),柳永离别难(中吕调)全诗,柳永离别难(中吕调)古诗,离别难(中吕调)翻译,离别难(中吕调)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柳永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
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
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沈沈。
闭香闺、永弃鸳衾。
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
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
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离别难(中吕调)译文

花儿凋谢,流水匆匆,时间流逝得如此迅速,令人感叹青春年华的短暂。她天生丽质,拥有蕙草般的品性和兰花般的内心。美好的容颜,价值何止千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她如翠玉般娇嫩的身躯,像红花般容易衰败,以致缠绵病榻,虚弱得难以承受?就算有神仙炼制的五色灵丹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半途而废,抛下心爱的瓶簪离世。

夜深人静,四周一片寂静。她紧闭着香闺,永远地离开了往日与我共枕的鸳鸯锦被。我想她的美丽魂魄应该没有走远,即使是精通法术的洪都方士,恐怕也难以寻觅到她的踪迹。最令人痛苦的是,如今美好的景色,良辰佳节,宴席上曾经欢歌笑语的情景,都只能在回忆中寻觅她留下的声音。我极目远眺,却只见遥远而渺茫的巫山十二峰,那里千百年来都被深沉的暮云所笼罩。

离别难(中吕调)注释

  • 离别难:词牌名,属中吕调。

  •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 倏忽:迅速,极快。

  • :感叹。

  • 年少光阴:指青春年华。

  • 天然:天生。

  • 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品质高尚。蕙、兰都是香草。

  • 韶容:美好的容貌。

  • 何啻:岂止,不止。

  • 便因甚:究竟是什么原因。甚,什么。

  • 翠弱红衰:形容女子身体虚弱,容颜憔悴。翠,指女子如翠玉般娇嫩的肌肤。红,指女子如红花般娇艳的容颜。

  • 缠绵香体:指女子缠绵病榻,虚弱的身躯。

  • 不胜任:不能承受。

  • :即使。

  • 五色灵丹:传说中神仙炼制的能使人起死回生的灵药。

  • 无验:没有效果。

  • 中路委瓶簪:指女子半途而废,抛下心爱的瓶簪离世。中路,半途。委,抛弃。瓶簪,指女子梳妆用的瓶和簪子,这里代指女子。

  • 人悄悄,夜沈沈:形容夜深人静,四周一片寂静。

  • 闭香闺、永弃鸳衾:指女子紧闭着香闺,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香闺,女子的卧室。鸳衾,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这里指夫妻共用的被子。

  • 娇魂媚魄:美丽的魂魄。

  • 洪都方士:指精通法术的方士。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是古代方士活动较多的地方。

  • 好景良天:美好的景色,良辰佳节。

  • 尊前歌笑:指宴席上欢歌笑语的情景。尊,酒杯。

  • 遗音:留下的声音。

  • 望断处:极目远眺的地方。

  • 杳杳:遥远而渺茫。

  • 巫峰十二:指巫山十二峰。巫山,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

  • 千古暮云深:指千百年来都被深沉的暮云所笼罩。

离别难(中吕调)讲解

这首词是柳永悼亡词的代表作之一,抒发了词人对爱人去世的深切悲痛和无限思念之情。词的上片描写了爱人去世前的情景,感叹她青春年华的短暂和命运的悲惨。词的下片则描写了爱人去世后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全词语言哀婉凄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花谢水流”、“翠弱红衰”、“五色灵丹”、“鸳衾”、“巫峰十二”等,这些意象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很好地表达词人的情感。同时,词中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使词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而言之,这首《离别难》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的悼亡词,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

柳永[宋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f8d27f30f524b710a5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