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柳永的诗>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

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柳永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全诗,柳永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古诗,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翻译,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柳永

淮岸。
向晚。
圆荷向背,芙蓉深浅。
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
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
呼归伴。
急桨烟村远。
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
曲终人不见。

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译文

淮河岸边,已是傍晚时分。荷叶有的朝上,有的翻转,芙蓉花颜色有深有浅,姿态万千。仙女般的采莲女划着精美的船只,晶莹的露珠沾湿了娇艳的红花,花和采莲女的容颜交相辉映,难以分辨。采摘的莲花越来越多,渐渐觉得小船载满了。呼唤同伴一起回去吧。桨声飞快,船儿向着遥远的炊烟袅袅的村庄驶去。隐隐约约的歌声,渐渐地被茂盛的芦苇遮蔽。歌声停止了,采莲女的身影也消失不见了。

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注释

  • 河传:词牌名,又名“醉春风”、“鹧鸪天”。
  • 淮岸:淮河岸边。
  • 向晚:傍晚。
  • 圆荷:圆圆的荷叶。
  • 向背:指荷叶有的朝上,有的翻转。
  • 芙蓉:指荷花。
  • 深浅:指荷花的颜色深浅不一。
  • 仙娥画舸(gě):仙女般美丽的女子划着彩绘的船只。舸,大船。
  • 露渍(zì):露水沾湿。渍,浸湿。
  • 红芳:红艳的花朵,这里指荷花。
  • 交乱: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
  • 难分花与面:形容花和采莲女的容颜一样美丽,难以分辨。
  • 采多渐觉轻船满:采摘的莲花很多,渐渐觉得轻快的小船也满了。
  • 呼归伴:呼唤同伴一起回去。
  • 急桨(jiǎng):快速划桨。
  • 烟村远:炊烟袅袅的村庄遥远。
  • 隐隐:隐约,不清晰。
  • 棹(zhào)歌:船歌,划船时唱的歌。
  • 渐被蒹葭(jiān jiā)遮断:渐渐被茂盛的芦苇遮蔽。蒹葭,芦苇。
  • 曲终人不见:歌声停止了,人也不见了。

河传(二之二 仙吕调)讲解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淮河采莲图。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淮河岸边的景色:圆润的荷叶,深浅不一的芙蓉花,以及在花丛中穿梭的采莲女。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通过对荷叶、芙蓉花、采莲船和露珠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词人将采莲女比作仙女,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难分花与面”一句,更是点睛之笔,将花和人的美融为一体,令人陶醉。

下片则描写了采莲女满载而归的情景。她们采摘了许多莲花,小船都快装满了。她们呼唤同伴,一起划着桨,向远处的村庄驶去。词人通过对桨声、歌声和芦苇的描写,将画面推向了高潮。最后一句“曲终人不见”,则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全词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词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词人淡淡的离愁别绪,令人回味无穷。

柳永[宋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dcc436d773f9263350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