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世民的诗>春池柳>

春池柳,李世民春池柳全诗,李世民春池柳古诗,春池柳翻译,春池柳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世民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春池柳译文

春回大地,杨柳装点着池塘楼台,隋朝古堤蜿蜒曲折,绵延而来。 柳丝轻拂,随风逐浪,绿阴渐移,摇曳生姿,像是迎接春风,又像是舞动着倩影。 稀疏的嫩黄色柳条上,一只小鸟欢快地鸣叫;半含嫩绿的新叶,像是几弯新月舒展开来。 依偎着残雪,柳枝轻拂春岸;早梅点缀其间,错落有致,更显春意盎然。

春池柳注释

  • 年柳:指经过一年生长的柳树。
  • 池台:指池塘边的楼台。
  • 隋堤:指隋朝时修筑的堤坝,这里指古堤,也点明地点。
  • 曲直回:弯弯曲曲,迂回婉转。
  • 逐浪丝阴去:指柳丝随风飘荡,绿阴也随之移动。
  • 带影来:指柳条摇曳生姿,像是舞动着倩影。
  • 疏黄:指柳条初生的嫩黄色。
  • 半翠:指柳叶半含嫩绿的颜色。
  • 眉开:形容柳叶初展的样子,像弯弯的眉毛舒展开来。
  • 萦雪:围绕着残雪。
  •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 早梅:早开的梅花。

春池柳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池塘边柳树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在春风吹拂下,抽芽吐绿,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首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交代了柳树的生长环境。颔联描绘了柳丝随风飘荡的姿态,突出了柳树的柔美。颈联则描写了柳树的色彩和生机,一只小鸟在柳条上鸣叫,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尾联则将柳树与残雪、早梅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李世民[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c594c2fb0c18f2e08d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