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商隐的诗>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全诗,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古诗,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翻译,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商隐

其一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其二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译文

其一: 皇家园林的美好往事,以后恐怕难以追寻了,今日在西州意外地与你相遇。水亭傍晚的雨后寒意依然存在,丝绸垫子上是否还留有春日的温暖香气,已经无从知晓。飞舞的蝴蝶忙碌地收集飘落的花瓣,美丽的佳人惆怅地躺在遥远的闺房之中。章台街一带正值百花盛开,请问纤细的宫腰,又折损了多少枝?

其二: 人们嘲笑石榴花开得不如春天,牡丹过早地凋零更让人伤心。玉盘中承接落花,数着花瓣,令人伤心欲绝,锦瑟的弦声突然响起,惊扰了我的美梦。万里阴霾笼罩,这里已不是昔日的御花园,一年的生机都将化为飘散的尘土。当年你在前溪边舞罢回眸一笑,只觉得今天的牡丹,更显娇艳动人。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注释

  • 回中: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 下苑:指唐朝皇家园林。
  • 西州:指诗人所在之地,也可能是指牡丹所在之处。
  • 水亭:水边的亭子。
  • 罗荐:丝绸坐垫。
  • 章台街:唐长安城的街道,是当时妓院集中的地方,也泛指繁华之地。
  • 宫腰:形容女子腰肢纤细,也指代牡丹的枝干柔弱。
  • 浪笑:徒然嘲笑。
  • 榴花:石榴花。
  • 玉盘:指承接落花的器具。
  • 锦瑟:一种乐器,也代指乐声。
  • 重阴:浓厚的阴云。
  • 旧圃:昔日的园圃。
  • 流尘:飘散的尘土,比喻消逝的事物。
  • 前溪:溪水的前面。
  • 粉态:指牡丹花瓣上的粉色。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讲解

这两首诗是李商隐在回中(今陕西省境内)所作的咏牡丹诗,描写了牡丹被雨摧残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感伤花落、身世飘零的情怀。

其一,诗人首先感叹皇家园林的美好已逝,难以追回,暗示了唐王朝的衰败。接着描写了雨后水亭的寒意,以及舞蝶忙碌、佳人惆怅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以章台街的繁华与牡丹的凋零作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其二,诗人进一步抒发了伤春悲秋的情感。他感叹牡丹过早凋零,令人伤心,并以“玉盘迸泪”、“锦瑟惊弦”等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诗人还感叹昔日的美好景象已经不再,一切都将化为尘土。最后,诗人回忆起当年在前溪边欣赏牡丹的场景,更加衬托出今日牡丹的憔悴,以及诗人内心的惆怅。

这两首诗的语言精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李商隐咏物诗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人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诗中也蕴含着对自身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前途的迷茫。

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5bcf8702e0b1fc251b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