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昴英的诗>碧霄>

碧霄,李昴英碧霄全诗,李昴英碧霄古诗,碧霄翻译,碧霄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昴英

未到白云先碧霄,瘦藤支我上山腰。
烟横远树醉眸豁,竹引清泉尘虑浇。
酒滴松根和露饮,茶烹石鼎抱茅烧。
平生不被利名锁,半掩柴扉听晚樵。

碧霄译文

还未到达白云缭绕的高处,就已身处碧蓝的天空之下,我拄着瘦弱的藤杖,艰难地攀登到山腰。 远处树木笼罩在烟雾之中,使我迷醉的双眼豁然开朗;清澈的泉水被竹管引来,洗涤我尘世的烦恼。 将酒滴在松树根部,和着露水一同饮下;用石头做的鼎烹煮茶水,抱着茅草来烧火取暖。 我平生不被名利所束缚,半掩着柴门,静静地聆听樵夫傍晚的歌声。

碧霄注释

  • 碧霄:指天空,也指高空。
  • 瘦藤:指细长的藤杖,用来辅助登山。
  • 支:支撑,扶持。
  • 山腰:山的中部。
  • 烟横远树:远处的树木笼罩在烟雾之中。
  • 醉眸豁:迷醉的眼睛顿时开朗。豁,开朗,开阔。
  • 竹引清泉:用竹管引来清澈的泉水。
  • 尘虑浇:洗涤尘世的烦恼。浇,冲洗。
  • 酒滴松根:将酒滴在松树根部。
  • 和露饮:和着露水一同饮下。
  • 石鼎:用石头做的鼎。
  • 抱茅烧:抱着茅草来烧火。
  • 利名锁:被名利所束缚。
  • 柴扉:用树枝或柴木做成的简陋的门。
  • 晚樵:傍晚砍柴的樵夫。

碧霄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境。首联点明地点,诗人身处碧霄之中,拄着藤杖攀登山腰,为全诗奠定了一个高远开阔的基调。颔联描写山中的景色,烟雾笼罩远处的树木,清泉被竹管引来,使诗人感到心旷神怡,尘世的烦恼也随之消散。颈联描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他将酒滴在松树根部,和着露水一同饮下;用石头做的鼎烹煮茶水,抱着茅草来烧火取暖,生活简朴而充满乐趣。尾联点明主旨,诗人平生不被名利所束缚,半掩着柴门,静静地聆听樵夫傍晚的歌声,表现了他超脱世俗、怡然自得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李昴英[宋代]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443f71ac31654108a1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