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洪的诗>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

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李洪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全诗,李洪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古诗,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翻译,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洪

溪汀渺渺跃凫翁,织浪雕云讶许同。
散漫六霙疑剪水,连娟万舞趁回风。
瞻山遐想崑邱胜,宴坐方观色界空。
绣斧谢庭联内集,刑清宁用缿为筩。

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译文

溪边的沙洲空旷辽远,野鸭悠闲地跳跃嬉戏,像是水上的老翁。飘忽的雪花在水面织出波纹,天空的云朵被雕琢成各种形状,让人惊叹它们如此相似。

纷纷扬扬的六角雪花,好似剪碎的水花般散落人间;无数的雪花连接成片,如同千万舞者乘着旋风盘旋飞舞。

遥望远山,令人遐想起昆仑山的美景胜境;静静地端坐,才能真正体会到色界的空明澄澈。

谢安当年在家庭聚会上吟咏雪花,留下了美好的佳话,而如今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哪里还需要用缄默的缿筩来表达意见呢?

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注释

  • 仲躬:作者的朋友或长辈,称“侍郎丈”。丈,对长辈的尊称。
  • 筩字韵:以“筩”字为韵。筩,竹筒,这里指诗。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来作诗。
  • 溪汀:溪边的沙洲。
  • 渺渺:空旷辽远的样子。
  • 跃凫翁:跳跃的野鸭,形容其悠闲自在,像水上的老翁。
  • 织浪:雪花在水面织出波纹。
  • 雕云:形容天空的云朵被雪映衬,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同雕琢而成。
  • 六霙(yīng):六角形的雪花。
  • 剪水:形容雪花轻盈散落,如同剪碎的水花。
  • 连娟:连绵不绝的样子。
  • 万舞:形容雪花众多,像千万舞者。
  • 回风:旋风。
  • 瞻山:遥望远山。
  • 遐想:遥远的想象。
  • 崑邱:即昆仑山,传说中的神山,景色秀丽。
  • 胜:胜境,美好的境界。
  • 宴坐:静坐。
  • 色界:佛教用语,指脱离了欲念但仍然有形体的世界。这里形容雪景的空明澄澈。
  • 绣斧谢庭:用谢安咏雪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谢安在家庭聚会上与子侄辈吟咏雪花。绣斧,指精美的器具,这里泛指家庭聚会。
  • 联内集:指家庭聚会。
  • 刑清:政治清明。
  • 宁用:哪里需要。
  • 缿(xiàng)筩(tǒng):古代一种可以投书的容器,类似于现在的意见箱。因为投入的信件无法取出,所以也用来比喻缄默不言。

仲躬示侍郎丈筩字韵咏雪次韵讲解

这首诗是李洪应友人“仲躬侍郎”之邀,以“筩”字为韵,并依照原诗的韵脚所作的咏雪诗。全诗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雪景。诗人用“溪汀渺渺跃凫翁”一句,展现了雪后溪边空旷辽远,野鸭悠闲自得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织浪雕云”则用生动的比喻,形容了雪花在水面和天空中的形态,展现了雪景的变幻莫测。“散漫六霙疑剪水,连娟万舞趁回风”则进一步描绘了雪花的飘落,将雪花比作剪碎的水花和飞舞的舞者,形象生动,充满动感。

接下来的两句“瞻山遐想崑邱胜,宴坐方观色界空”则将雪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联系起来。诗人遥望远山,联想到昆仑山的胜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静坐观雪,则让诗人体会到了色界的空明澄澈,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绣斧谢庭联内集,刑清宁用缿为筩”则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用谢安咏雪的典故,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在政治清明的时代,百姓安居乐业,不需要用缿筩来表达意见,这既是对现实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描绘了雪景的壮丽,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咏雪诗。

李洪[宋代]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0f9896edc68e5cbf8f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