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基的诗>从军五更转(五首)>

从军五更转(五首),刘基从军五更转(五首)全诗,刘基从军五更转(五首)古诗,从军五更转(五首)翻译,从军五更转(五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刘基

四更城上寒,刁斗鸣不歇。
披衣出户视,太白光如月。

从军五更转(五首)译文

四更时分,城楼上寒气逼人,巡逻的士兵敲打着刁斗,声音没有停歇。我披衣走出房门,抬头望去,太白星的光芒如同明月般皎洁。

从军五更转(五首)注释

  • 四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四更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 城上:指城楼上。
  • :寒冷,寒气。
  • 刁斗:古代军中夜间巡逻时敲击的用具,类似铃铛或锣,用以报警和传递信号。
  • 鸣不歇:不停地鸣叫,形容声音连续不断。
  • 披衣:匆忙穿上衣服。
  • :看,观察。
  • 太白:指金星,也称启明星或长庚星,在黎明时出现于东方。
  • 光如月:形容太白星的光亮如同月亮一般。

从军五更转(五首)讲解

这首诗是刘基《从军五更转》组诗中的一首,描绘了戍边将士在四更时分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寒冷、刁斗声、太白星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肃杀、寂静的氛围,也侧面反映了戍边生活的艰苦和士兵的警觉。

  • 场景描写:诗歌以时间“四更”为切入点,直接点明了时间,营造了黎明前的黑暗和寒冷。城楼上的寒冷,刁斗声的持续不断,都暗示着战争的紧张气氛。
  • 细节刻画:诗人“披衣出户视”,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时刻保持警惕,关注战事的责任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难以入眠,心系边防。
  • 意象运用:太白星(金星)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既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也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同时,太白星也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 情感表达:诗歌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边防战事的关注和对戍边将士的关怀。在艰苦的环境中,诗人仍然保持着警惕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责任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之情。

刘基[明代]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0b60bb9133c77841c1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