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杜甫的诗>渡江>

渡江,杜甫渡江全诗,杜甫渡江古诗,渡江翻译,渡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杜甫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渡江译文

春天的江水已经无法渡过,二月里就刮起了狂风巨浪。

船只倾斜摇摆,飞速穿行,水中的鱼龙也被风浪压得头尾朝下。

水边的落花好像色彩绚丽的锦缎,岸边的衰草如同杂乱的青色官袍。

我笑着问那垂钓的渔翁:“你这样悠闲,可见早已习惯了风浪。”

渡江注释

  • 渡江:渡过长江。
  • 二月:指农历二月。
  • 风涛:指大风和波涛。
  • 舟楫(zhōu jí):船只。楫,船桨。
  • 欹斜(qī xié):倾斜。
  • 鱼龙:鱼和龙,这里泛指水族。
  • 偃卧(yǎn wò):指头尾颠倒,伏倒的样子。
  •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素锦:白色的锦缎。这里形容白色的落花。
  • 汀(tīng):水边平地。
  • 青袍:青色的官服。这里形容被风吹乱的青草。
  • 垂纶(chuí lún):钓鱼。纶,钓鱼的丝线。
  •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 汝曹(rǔ cáo):你们。

渡江讲解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春江二月风涛汹涌的景象,以及诗人面对风浪的心情。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直接点明春江水势上涨,风浪很大,无法渡江,渲染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颔联描写风浪之大。“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描绘了在狂风巨浪中,船只倾斜疾行,水中的鱼龙也被压得头尾朝下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风浪的巨大威力。

颈联描写江边的景象。“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用“素锦”比喻落花,用“青袍”比喻被风吹乱的青草,写出了江边景物的零落和萧瑟。

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诗人询问江边垂钓的渔翁,看到他们悠闲自得的样子,暗示了渔翁们早已习惯了风浪,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一种自我排遣和调侃。

全诗语言精炼,意象鲜明,通过对风浪和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和复杂的心情。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面对困境时乐观旷达的精神。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ffe46242d7ce4f2027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