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大家都搜: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送李康成赴江东使译文
清澈的子陵滩水,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可见。当年在此隐居的严子陵早已不在人世,千年流逝,只剩下碧绿的江水依旧。 你乘坐的孤帆在新安江上渐行渐远,想必会追随着两岸如火的枫林,蜿蜒曲折地前行。 古老的钓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萧条冷落,寒冷的江水不起波澜,更加清澈浅显。 江上的钓台上再也没有人手持钓竿垂钓,反而引得猿猴和鸟儿对着人发出悲鸣。 滩上的流水声和山间的青翠景色至今依然存在,你慢慢地行驶,在傍晚时分找地方停泊船只吧。
送李康成赴江东使注释
送李康成赴江东使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刘长卿送别友人李康成出使江东时所作。诗中既有对友人前途的祝愿,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伤。
首联“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以描写子陵滩的美景起笔,点明送别地点。诗人仿佛身临其境,耳边回响着潺潺的流水声,眼前浮现出子陵滩清澈的景象。颔联“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笔锋一转,由景及人,感叹严子陵的逝去,以及历史的变迁。当年的隐士早已不在,只有江水依旧碧绿,空自流淌,其中蕴含着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描写送别时的情景。友人乘坐的孤帆在新安江上越行越远,诗人想象着友人将追随着两岸如火的枫林,在曲折的江流中前行。这既是对友人旅途的描写,也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愿。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作者又回到了子陵滩,眼前的景象更显萧条冷落。夕阳西下,古老的钓台更显荒凉,寒冷的江水不起波澜,更加清澈浅显。曾经在钓台上垂钓的人已经不在,反而引得猿猴和鸟儿对着人发出悲鸣,这其中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伤。诗人或许也感到自己像严子陵一样,怀才不遇,只能空怀抱负。
尾联“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诗人劝慰友人慢慢行驶,在傍晚时分找地方停泊船只。滩上的流水声和山间的青翠景色至今依然存在,这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历史变迁,自然景色依然不变,人生也应该顺其自然,不必过于执着。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f6531c83a29725b8781.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