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端的诗>送何兆下第还蜀>

送何兆下第还蜀,李端送何兆下第还蜀全诗,李端送何兆下第还蜀古诗,送何兆下第还蜀翻译,送何兆下第还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端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
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
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送何兆下第还蜀译文

浩渺的江水难以涉足,你这孤独的游子不必急着清晨就打点行装。 高大的树木衬得莎城显得渺小,残星点缀着漫长的栈道。 猿猴啼叫,枫叶飘落,雨后空气中弥漫着荔枝的香气。 我劝你还是住在成都吧,那里有文翁曾经讲学的草堂。

送何兆下第还蜀注释

  • 何兆:诗人朋友,未考中进士。
  • 下第:科举考试未考中。
  • :指四川。
  • 重江:指水流湍急的江河。
  • 孤客:指孤身一人远行的游子。
  • :不要。
  • 晨装:早晨打点行装,准备出发。
  • 莎城:地名,具体地点待考。形容城小。
  • 栈道: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道路。
  • 袅猿:啼叫的猿猴。袅,声音婉转悠扬。
  • 枫子:枫树的果实,也指枫叶。
  • 文翁:西汉蜀郡太守,兴办教育,政绩卓著。
  • 草堂:指文翁石室,是文翁当年讲学的地方,后世也用来指代学堂。

送何兆下第还蜀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李端送别科举落第的朋友何兆返回蜀地的作品。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和劝慰之意。

首联点明送别的主题和朋友的处境。“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诗人用“重江”暗示了旅途的艰险,用“孤客”点明了朋友的孤单。一个“莫”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不舍,希望朋友不要急于启程。

颔联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诗人选取了“高木”、“莎城”、“残星”、“栈道”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高大的树木衬托出莎城的渺小,暗示了朋友仕途的失意;残星点缀着漫长的栈道,暗示了朋友前途的茫茫。

颈联描写了蜀地的风物人情。“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诗人描绘了猿啼枫落、雨后荔枝飘香的景象,展现了蜀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蜀地生活的美好。

尾联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诗人劝朋友留在成都,那里有文翁讲学的草堂,可以潜心学习,等待时机。这里用文翁的典故,既是对朋友的鼓励,也是对朋友的期盼,希望朋友能像文翁一样,有所作为。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既有对朋友处境的同情,也有对朋友前途的期盼,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e6a3bbd93147cfedfe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