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李白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全诗,李白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古诗,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翻译,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雪满原野白,戎装出盘游。
挥鞭布猎骑,四顾登高丘。
兔起马足间,苍鹰下平畴。
喧呼相驰逐,取乐销人忧。
舍此戒禽荒,微声列齐讴。
鸣鸡发晏堌,别雁惊涞沟。
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译文

大雪覆盖着茫茫的原野,一片洁白,你身着戎装,意气风发地准备出发去田野狩猎。 你挥动马鞭,率领着狩猎的队伍,四处巡视,登上高丘远望。 兔子在马蹄间惊慌逃窜,苍鹰从平坦的田野上俯冲而下。 人们喧闹呼喊,互相追逐,以此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放下狩猎的活动,是为了警惕农事的荒废,众人用微弱的声音唱着齐地的歌谣。 雄鸡的鸣叫声从晏堌传来,离群的孤雁惊飞在涞沟。 你西行而去,却带着齐地的乡音,我将这份情谊寄托给奔流不息的长河。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注释

  • 族弟凝:作者的族弟,名凝。
  • 晏堌(gù):地名,在今山东单县境内。堌,四方高起的土堆。单父(shàn fǔ):县名,汉代设置,在今山东单县一带。三十里,指晏堌距离单父县城三十里。
  • 戎装:武士的装束。
  • 盘游:指打猎游乐。
  • 猎骑:打猎的骑兵。
  • 平畴:平坦的田野。
  • 戒禽荒:戒,警戒。禽荒,指沉溺于打猎游乐而荒废农事。
  • 微声:声音低微,指小声吟唱。
  • 齐讴(ōu):齐地的歌谣。齐,古国名,在今山东一带。讴,歌唱。
  • 鸣鸡发晏堌:鸡鸣声从晏堌传来,说明族弟已经到达晏堌。发,发出。
  • 别雁惊涞沟:离群的孤雁在涞沟受到惊吓飞起。别雁,离群的孤雁。涞沟,地名,在今山东单县境内。
  • 西行有东音:族弟西行,却带着齐地的乡音。暗示族弟虽远行,但仍不忘家乡。
  • 长河流:指黄河。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族弟李凝的诗作,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和诗人对族弟的深情。诗歌通过对雪景、狩猎场面以及离别情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和对亲人的深切关怀。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雪后狩猎的画面,渲染了热烈欢快的气氛。“雪满原野白,戎装出盘游”,开篇点明时令、地点,描绘了族弟身着戎装,准备去狩猎的情景。一个“满”字,突出了雪势之大,渲染了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挥鞭布猎骑,四顾登高丘”,写族弟指挥猎骑,登上高丘,表现了他意气风发的形象。

中间四句描写了狩猎的具体场面。“兔起马足间,苍鹰下平畴”,生动地描绘了兔子在马蹄间奔跑,苍鹰从田野俯冲而下的景象,充满了动感和活力。“喧呼相驰逐,取乐销人忧”,写人们在狩猎中喧闹呼喊,互相追逐,以此来消解心中的忧愁,表现了狩猎带来的欢乐。

后四句转入送别的主题。“舍此戒禽荒,微声列齐讴”,表明狩猎并非沉溺于享乐,而是为了警戒农事的荒废,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鸣鸡发晏堌,别雁惊涞沟”,写鸡鸣雁叫,暗示离别的情景,也烘托了离别的气氛。“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写族弟西行,却带着齐地的乡音,表达了诗人对族弟的深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诗人将这份情谊寄托给奔流不息的长河,更显情谊的深沉和绵长。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生动鲜明,既有对狩猎场面的生动描写,又有对离别情谊的真挚表达,展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风格,也体现了他对亲人的深切关怀。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c364f1bdc98f1cc3b7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