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峤的诗>>

旗,李峤旗全诗,李峤旗古诗,旗翻译,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旗

[唐代] 李峤

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
纵横齐八阵,舒卷引三军。
日薄蛟龙影,风翻鸟隼文。
谁知怀勇志,蟠地几缤纷。

旗译文

月光洒落,桂树的影子映衬着夜晚的清辉;彩虹般的光芒,连接着黎明时分绚丽的云彩。

旗帜展开,纵横交错,整齐得如同摆开了八卦阵;舒张卷起,引领着千军万马向前进。

夕阳西下,旗帜上的蛟龙图案仿佛活了过来;风吹动旗帜,鸟隼的纹样也随之舞动。

有谁知道这旗帜所承载的将士们的英勇壮志?它像一条蟠龙一样,扎根大地,色彩缤纷,迎风飘扬。

旗注释

  • 桂影:桂树的影子,指月光下的桂树,烘托夜晚的宁静。
  • 承宵月:承接夜晚的月光。
  • 虹辉:彩虹般的光辉,形容旗帜色彩鲜艳夺目。
  • 接曙云:连接着黎明的云彩,形容旗帜在黎明时分迎风招展。
  • 纵横齐八阵:形容旗帜展开时,排列整齐,如同八卦阵一般。八阵,古代兵法中的阵法。
  • 舒卷引三军:形容旗帜舒张卷起,引领军队前进。
  • 日薄:太阳西沉。
  • 蛟龙影:旗帜上绘制的蛟龙图案。
  • 风翻:风吹动。
  • 鸟隼文:旗帜上绘制的鸟隼图案。隼,一种凶猛的鸟。
  • 蟠地:盘踞于大地。蟠,盘曲。
  • 缤纷:色彩繁多,鲜艳多彩,形容旗帜的颜色。

旗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军旗图景,通过对旗帜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形态和色彩的描写,展现了军旗的威严和军队的雄壮气势。

首联从视觉角度入手,描绘了旗帜在月光和朝霞映照下的美丽景象。“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用“桂影”和“虹辉”来形容旗帜,不仅突出了旗帜的色彩鲜艳,也赋予了旗帜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

颔联则进一步描写了旗帜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纵横齐八阵,舒卷引三军”,旗帜展开时,整齐划一,如同摆开了八卦阵;卷起时,又引领着军队前进。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旗帜在军队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军事指挥的象征,也是军队士气的象征。

颈联着重描写了旗帜上的图案。“日薄蛟龙影,风翻鸟隼文”,夕阳西下,旗帜上的蛟龙图案仿佛活了过来;风吹动旗帜,鸟隼的纹样也随之舞动。蛟龙和鸟隼都是古代象征着勇猛和力量的神兽,用它们来装饰旗帜,更增添了旗帜的威严和军队的英勇气概。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旗帜所代表的勇士精神的赞美。“谁知怀勇志,蟠地几缤纷”,有谁知道这旗帜所承载的将士们的英勇壮志?它像一条蟠龙一样,扎根大地,色彩缤纷,迎风飘扬。诗人将旗帜比作蟠龙,不仅突出了旗帜的雄伟壮观,也象征着军队的强大力量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全诗语言精炼,意象鲜明,通过对旗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军旗的威严和军队的雄壮气势,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忠诚。

李峤[唐代]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b001e2f735289e69ea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