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游的诗>兀兀>

兀兀,陆游兀兀全诗,陆游兀兀古诗,兀兀翻译,兀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陆游

兀兀心非睡,惺惺口不言。
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
书媿儿童问,年叨里巷尊。
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

兀兀译文

昏昏沉沉并非真睡着,只是心中有所思虑,即使清醒着,口中也不想多说什么。口中不断生出津液,滋润着两颊和舌头,鼻息粗重,仿佛能震动墙壁。惭愧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还不如儿童,年纪大了,却还忝居里巷中受人尊敬。贫困的家中有了值得高兴的事情,是那带着酒糟的浑浊黍酒。

兀兀注释

  • 兀兀:昏沉貌,精神不振的样子。
  • 惺惺:清醒。
  • 齿津:口中产生的唾液。
  • 颊舌:脸颊和舌头。
  • 撼:震动。
  • 媿(kuì):同“愧”,惭愧。
  • 叨:谦词,忝列,受。
  • 里巷尊:指在乡里中受到尊敬。
  • 黍酒:用黍米酿造的酒。
  • 醅(pēi)浑:指未经过滤的酒,含有酒糟,比较浑浊。

兀兀讲解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生活的写照,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联“兀兀心非睡,惺惺口不言”写诗人表面上昏昏沉沉,看似睡着,实则内心清醒,思绪万千。但诗人选择沉默不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看破世事的淡然。

颔联“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描写诗人身体状态不佳,口中不断生津,鼻息粗重,也暗示了诗人年老体衰。

颈联“书媿儿童问,年叨里巷尊”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自谦和矛盾心理。诗人自愧学识不如儿童,却又因年长而受到乡里的尊敬,这种反差更显出诗人的落寞。

尾联“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则表达了诗人身处贫困,但依然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心情。即使是简陋的黍酒,也能给诗人带来一丝安慰。

全诗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意,既有对自身境况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诗中“兀兀”、“惺惺”、“不言”等词语,以及对身体状态的描写,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晚年诗人形象,引人深思。

陆游[宋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9d2262ad8aed1a2feb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