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颀的诗>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李颀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全诗,李颀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古诗,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翻译,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颀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译文

罢官之后,你如今将去向何方?辞别家乡,独自一人踏上旅程。嵩山故乡常常出现在你的梦中,而颍水已走过你行程的一半。我听说淮阳太守贤明能干,在东南一带清静地治理政事。在郡斋中观察政事的时候,人马都在遥望故乡。重重山岭上积雪刚刚放晴,寒冷的捣衣声在霜降之后响起。面对颍川,我只能感叹作揖,默默地从事耕田的劳作。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注释

  • 漪叔:李颀的朋友,生平不详。
  • 奉送:恭送。
  • 颍川:郡名,今河南禹州一带。
  • 谒:拜见。
  • 淮阳太守:指当时的淮阳郡太守,具体姓名不详。
  • 罢吏:罢官的官吏。
  • 嵩阳:指嵩山南面。这里代指作者的家乡。
  • 颍水:河流名,发源于河南嵩山,流经颍川。
  • 淮阳守:淮阳郡太守。
  • 卧理清:指以清静无为的方式治理政事。
  • 郡斋:郡守办公的场所。
  • 叠岭:重重叠叠的山岭。
  • 寒砧:捣衣石。古代妇女在砧上用棒槌捶打衣服,以使其平整柔软。
  • 临川:面对颍川。
  • 拜手: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
  • 寂寞事躬耕:默默地从事耕田的劳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佩和自己隐退的感慨。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讲解

这首诗是李颀送别朋友漪叔游历颍川并拜见淮阳太守的作品。全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仕途的期许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联点明送别的主题。“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交代了朋友被罢官后,辞别家乡,独自远行的背景。

颔联写朋友的行踪。“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一方面表达了朋友对家乡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朋友已经走过了一段不短的路程。

颈联赞美淮阳太守。“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表达了对淮阳太守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朋友此行的目的,即拜见贤明的太守,希望能够得到重用。

尾联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境。雪后初霁的山岭,霜后传来的捣衣声,都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气氛。面对颍川,作者感叹作揖,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佩和对自己隐退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李颀[唐代]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8831fee522158af503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