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涉的诗>奉使淮南>

奉使淮南,李涉奉使淮南全诗,李涉奉使淮南古诗,奉使淮南翻译,奉使淮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涉

汉使征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
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

奉使淮南译文

朝廷征兵的诏令还未停止,两队使者的旗帜已经连接到了扬州。试着登上高楼眺望这春天的景色,一年的好风光都足以让人愁绪满怀。

奉使淮南注释

  • 奉使:奉朝廷之命出使。
  • 淮南:指淮南地区,大致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扬州是淮南的重镇。
  • 汉使:指朝廷派出的使者。这里借用汉朝的称谓,指唐朝的使者。
  • 征兵诏:征兵的诏令。
  • 未休:没有停止。
  • 两行:两队。
  • 旌旆(jīng pèi):古代旗帜的名称。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旆,旗帜的下垂部分。这里代指使者的队伍。
  • 接:连接,到达。
  • 扬州:古城名,地处长江与淮河交汇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
  • 试上:尝试登上。
  • 堪:能够,可以。

奉使淮南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淮南时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乱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首联点明背景:朝廷还在不断征兵,使者的队伍频繁往来于扬州。一个“未休”,一个“接”,暗示了战争的持续和频繁,也预示了百姓的苦难。

颔联具体描写了使者来往频繁的情景,两队旌旗相接,说明战事紧急,征兵任务繁重,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

颈联转入对春色的描写。“试上高楼望春色”,诗人登上高楼,本想欣赏美好的春景,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更加忧愁。

尾联点明主旨。“一年风景尽堪愁”,这美好的春色非但没有带来喜悦,反而更加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因为在连年战乱的背景下,再美的风景也无法掩盖百姓的苦难。这“愁”包含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民生的担忧,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诗人通过对使者频繁征兵和春日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百姓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社会现实的描写中,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李涉[唐代]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6f547b1f6df11c7b09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