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贺的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全诗,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古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翻译,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贺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译文

裁剪轻薄的丝绸,砍伐湖南的竹子,用轻纱覆盖着,像铺着一层稀疏的白霜的凉席,又如秋日的美玉般清凉。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光晕像车轮一样在空中盘旋,我仿佛听见了赤帝驾驭着龙车,发出啾啾的声响,正向人间降临。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注释

  • 河南府试: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官在河南府出题,选拔人才。
  • 十二月乐词:一种描写一年十二个月时令风物的诗歌体裁。
  • 生罗:轻薄的丝织品。
  • 湘竹:产于湖南的竹子,质地优良。
  • 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 拂:覆盖。
  • 疏霜簟(shū shuāng diàn):铺着一层稀疏白霜的凉席。形容凉席的洁白和清凉。
  • 秋玉:秋天的美玉,形容凉席的质感。
  • 炎炎:形容太阳光强烈。
  • 红镜:指太阳。古人常以镜子比喻太阳。
  • 东方开:指太阳从东方升起。
  • 晕:日晕,太阳周围的光圈。
  • 裴回:盘旋,徘徊。
  • 啾啾(jiū jiū):象声词,形容龙车行进的声音。
  • 赤帝:古代神话中的火神,主管夏季。
  • 骑龙来:乘坐龙而来。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六月讲解

这首诗是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组诗中的第六首,描写了六月的景象。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盛夏时节的酷热与人们追求清凉的景象,以及对火神赤帝的想象。

首句“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描写了人们为了消暑降温所做的准备。诗人裁剪轻薄的丝绸,砍伐上好的湘竹,用轻纱覆盖在凉席上,使凉席如秋玉般清凉,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氛围,表现了人们对酷热的抵御和对清凉的向往。

后四句“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将视听感受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诗人用“炎炎红镜”形容太阳的炽热,用“晕如车轮上裴回”描绘了日晕的壮观景象,又用“啾啾”的象声词,仿佛让人听到了赤帝驾驭龙车降临人间的声音。诗人将神话传说融入到现实景象中,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也表达了人们对火神赤帝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生动,意象丰富,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六月的酷热与人们的清凉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歌风格。全诗充满了想象力,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贺[唐代]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339ce8741cc535bed3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