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贺的诗>沙路曲>

沙路曲,李贺沙路曲全诗,李贺沙路曲古诗,沙路曲翻译,沙路曲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贺

柳脸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
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
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
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
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沙路曲译文

柳树的枝条低垂,像丞相一样半睡半醒地伫立着,马儿佩戴着铃铛,在沙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烧残的蜡烛散发着袅袅的余香,仿佛骑着烛光的乌鸦啼叫着飞向天空。

皇家的玉龙开启了九重天门,在皇帝面前,官员们挥动着笏板,似乎要将南山移走。唯有位高权重的大臣才能佩戴着沉重的印章,压制着众多的官员,金印上篆刻的文字红润弯曲,像盘绕的龙。

走在沙路上归来,听到了美好的消息,即使是旱灾引起的火光也无法掩盖天下即将下雨的征兆。

沙路曲注释

  • 柳脸:形容柳树枝条低垂的样子。
  • 丞相树:形容柳树像丞相一样端庄。
  • 珮马:佩戴铃铛的马。
  • 断烬遗香:烧残的蜡烛散发的余香。烬,烧剩下的东西。
  • 袅翠烟:形容烟的颜色和状态。袅,缭绕的样子。翠,青绿色。
  • 烛骑啼乌:神话传说中,乌鸦是太阳神鸟,这里指骑着烛光的乌鸦,象征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 帝家玉龙:指皇家的宫殿或天门。玉龙,用玉雕刻的龙,象征皇家。
  • 九关:指天上的九重天门。
  • 动笏:挥动笏板。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以记事。
  • 南山:指终南山,象征着稳固和不可动摇。
  • 重印:指位高权重的大臣所佩戴的印章。
  • 押千官:压制着众多的官员。
  • 金窠篆字:金印上篆刻的文字。窠,凹陷处,这里指印章上的字。
  • 红屈盘:形容篆字的颜色和形态。屈盘,弯曲盘绕的样子。
  • 旱火:旱灾引起的火光。
  • 不光:无法掩盖。

沙路曲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异的画面,既有现实的场景,又有神话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柳树低垂,马儿踏着沙路,蜡烛燃烧后的余香袅袅,乌鸦啼叫着飞向天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朝堂上的景象,皇家的天门打开,官员们挥动着笏板,似乎要移走南山,位高权重的大臣佩戴着沉重的印章,压制着众多的官员,展现了朝廷的威严和权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即使是在旱灾时期,也预示着即将下雨,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将现实和神话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诗歌语言精炼,意象奇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贺[唐代]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099578b548fbd721ac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