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李益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全诗,李益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古诗,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翻译,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译文

忽然听说您今晚携琴在此住宿, 我便感叹自己平日身处官衙的喧嚣。 庭院中的树木已经衰败,空留月亮照耀, 城楼上的捣衣声急促,面对着满地白霜更显凄凉。 您虽然还担任着副使这样的官职留在军府, 却还未被举荐优秀的诗词进入皇宫。 有谁会问那南飞的鸟儿为何总绕树盘旋呢? 只因我们官职卑微,都同在谢公门下。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注释

  • 奉酬:敬奉酬答,即用诗回复对方。
  • 崔员外副使:指崔某,官职是员外郎、副使。唐代官名。员外郎是员外官,副使是使职的副官。
  • 使院:使者的官署。
  • 尘吏喧:指官衙的喧嚣嘈杂。尘吏,指官吏,因常与文牍打交道,易沾染灰尘,故称。
  • 庭木:庭院中的树木。
  • 城砧:城楼上的捣衣石。砧,捣衣石。
  • 霜繁:指霜很多。
  • 副节:指副使的官职和符节。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作为凭证。
  • 军府:节度使的府署。
  • 高词:指优秀的诗词。
  • 掖垣:皇宫的墙垣。这里代指皇宫,因为掖垣靠近皇帝居住的地方。
  • 南飞:指南飞的鸟。
  • 绕树:绕树盘旋。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典故。
  • 谢公门:指谢安的门下。谢安曾任东晋宰相,门下多贤士。这里泛指在朝为官。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奉酬崔员外副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携琴雅兴的赞赏,以及对自身仕途不顺的感慨。

首联以“忽闻”二字起笔,写诗人得知崔员外副使携琴夜宿使院的消息,流露出惊喜之情。紧接着用“遂叹”转入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对比友人高雅的情趣与自己身处官衙的喧嚣,反衬出内心的苦闷。

颔联描绘了使院的萧瑟景象。“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衰败的树木、空明的月亮、急促的捣衣声、繁密的白霜,营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压抑。

颈联进一步抒发了对仕途的感慨。“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诗人一方面肯定了崔员外副使的官职,另一方面又惋惜他未能得到重用,优秀的诗词未能被举荐给皇上。

尾联以“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作结,诗人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和友人一样,官职卑微,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谢公门”则表明两人同在朝为官,但仕途坎坷,有同病相怜之感。

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同情,也抒发了自身怀才不遇的苦闷,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诗中运用了对比、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0bc633616043fca5b4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