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同的诗>青蚨>

青蚨,林同青蚨全诗,林同青蚨古诗,青蚨翻译,青蚨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同

子母不相离,何心办捣蚨。
忍能利铜臭,不枉唤钱愚。

青蚨译文

青蚨虫子母相依不分离, 它们为何要费心办理用血涂钱的手段? 忍心利用铜钱散发的臭味来牟利, 岂不是白白地被世人唤作“钱愚”吗?

青蚨注释

  • 青蚨:传说中的一种虫子,外形像蝉,但稍小。取其血涂在钱上,无论钱被拿走,母蚨或子蚨都能飞回,使钱失而复得。
  • 子母不相离:指青蚨虫子母紧密相连的特性,比喻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或某种特殊的联系方式。
  • 何心办捣蚨:为何要费尽心思,使用青蚨血涂钱的手段。捣:一本作“岛”,动词,制作,弄。蚨,指青蚨虫。
  • 忍能利铜臭: 忍心利用铜钱所代表的利益和世俗的铜臭味。铜臭:指铜钱的臭味,比喻金钱的庸俗气味。
  • 不枉唤钱愚:岂不是白白地被人叫做“钱愚”。枉:白白地,徒然。钱愚:因贪恋钱财而愚蠢。

青蚨讲解

这首诗以“青蚨”为题,借用青蚨虫子母相随、以血涂钱使其失而复得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贪财逐利风气的批判和讽刺。

首句“子母不相离”,点明了青蚨的特性,也暗示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如同母子之间的依恋,难以割舍。

次句“何心办捣蚨”,以反问的语气,揭示了人们为了追逐财富,不惜费尽心机,甚至使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

第三句“忍能利铜臭”,进一步揭露了社会上人们贪婪的本性,为了铜臭利益,不惜忍心去做一些有损道德的事情。

末句“不枉唤钱愚”,用反讽的口吻,点明了贪财逐利者的可悲下场。他们为了金钱而丧失了理智,最终只会落得一个“钱愚”的骂名。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道德沦丧的批判。诗人通过对青蚨传说的反思,告诫人们不要被金钱所迷惑,要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林同[宋代]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cc8f9138f3f16a177b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