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游九锁山·神仙隐迹>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林景熙游九锁山·神仙隐迹全诗,林景熙游九锁山·神仙隐迹古诗,游九锁山·神仙隐迹翻译,游九锁山·神仙隐迹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仙子浑无涉世劳。
屐痕一尺寄孤高。
几人失脚风波裹,可是云根立得牢。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译文

仙子本来就没有沾染世俗的辛劳, 一尺的脚印寄托着她孤傲清高的品格。 多少人失足沉溺在人生的风波之中, 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根基不够牢固吗?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注释

  • 仙子:指隐居在山中的修道之人,带有超凡脱俗的意味。
  • 浑无:完全没有。
  • 涉世劳:指与世俗交往的辛劳。
  • 屐痕:指木屐留下的痕迹,这里代指仙子的行踪。
  • 一尺:形容脚印很浅,也表示仙子的生活简单,不留恋尘世。
  • 寄孤高:寄托着孤傲清高的品格。
  • 失脚风波裹:指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足,陷入困境。风波,比喻人生的艰难险阻。
  • 云根:山根,比喻立身之本,比喻坚定的信念或高尚的品格。
  • 立得牢:站得稳,这里指能否坚守住自己的信念。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九锁山时,对隐居仙人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首联“仙子浑无涉世劳,屐痕一尺寄孤高”,诗人赞美隐居山中的仙人没有沾染世俗的辛劳,一双木屐的痕迹,寄托着她孤傲清高的品格。诗人用“浑无”二字,极力烘托仙子的超凡脱俗,远离尘嚣。

颔联“几人失脚风波裹,可是云根立得牢”,诗人由仙人的隐居生活联想到世人的遭遇,慨叹有多少人失足沉溺在人生的风波之中,反问他们是否因为根基不够牢固。这里,“云根”比喻人的立身之本,指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诗人认为,人之所以会陷入困境,是因为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仙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坚守信念、保持高尚品格的追求。同时也告诫世人,要坚定信念,夯实根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c1997eb8e787873c0c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