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学阮公体>

学阮公体,刘禹锡学阮公体全诗,刘禹锡学阮公体古诗,学阮公体翻译,学阮公体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知,安知室可欺?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学阮公体译文

少年时胸怀壮志,坚信自己的道义而不随波逐流。 自以为谨慎小心,绳墨能自我衡量,怎知暗室之中更容易欺骗自己? 百战百胜难以周全考虑敌情,多次挫折才能成为良医。 人生如果没有经历失意,又怎能渴望理解自己的知己呢?

学阮公体注释

  • 阮公体:指魏晋时期阮籍的诗歌风格,特点是寄寓深意,语言含蓄。
  • 负:怀有,抱有。
  • 志气:远大的抱负和气节。
  • 信道:相信自己所坚持的道义。
  • 不从时: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世俗。
  • 只言:只说,自以为。
  • 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这里比喻衡量标准。
  • 室可欺:暗室之中容易欺骗自己,指即使自认为谨慎,也可能在隐蔽处犯错。
  • 百胜难虑敌:即使百战百胜,也难以周全地考虑敌情。
  • 三折乃良医:经历多次挫折才能成为良医。比喻经历磨难才能增长智慧。折,挫折,磨难。
  • 焉能:怎么能够。
  • 慕:仰慕,羡慕,渴望。
  • 知己: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人。

学阮公体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学习阮籍诗歌风格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不甘平庸、追求理想的人生信念。诗歌着重强调了人生经历挫折和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首联“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点明诗人少年时就胸怀大志,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愿随波逐流,表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精神。

颔联“只言绳自知,安知室可欺”,诗人以“绳”自喻,告诫自己即使有衡量标准,也要警惕在隐蔽处犯错,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态度。

颈联“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诗人用战争和医学作比,说明人生需要经历挫折才能增长智慧,才能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百战百胜容易让人骄傲自满,反而难以周全考虑;而多次的挫折,能让人反思总结,最终成为“良医”。

尾联“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诗人进一步指出,人只有经历过失意,才能真正体会到知己的珍贵。在失意之时,人们更加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也更能体会到知己的难得。

全诗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知己的渴望。诗中既有对自身修养的警醒,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风格。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ba1976263e62bcda58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