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基的诗>春夜(一首)>

春夜(一首),刘基春夜(一首)全诗,刘基春夜(一首)古诗,春夜(一首)翻译,春夜(一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刘基

春夜迢迢,微风不兴。
六合无氛,银河欲冰。
月流素波,星回玉绳。
孤坐不寐,忧思相仍。
壮年已谢,昔非莫惩。
如彼老马,心念超腾。
道路崎岖,励不可能。
俯拨红炉,仰剔青灯。
欲与晤语,谁其我应?

春夜(一首)译文

春夜漫长寂静,微风也停止了吹拂。天地之间一片澄澈,没有一丝尘埃,银河的光辉似乎都凝结成冰。月光流动,如白色的波浪,星辰转动,像玉绳般循着规律。我独自一人坐着,无法入睡,忧虑和思绪不断涌上心头。壮年时光已经逝去,过去的错误无法弥补。就像那匹老马,心中依然怀有奔驰的愿望。可是道路崎岖难行,想要奋进却力不从心。我低下头拨弄着红红的炉火,又仰起头挑亮着青色的灯芯。想要找人倾诉,可是谁能回应我的心声呢?

春夜(一首)注释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不兴:停止,不吹拂。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宇宙。
  • :指浊气、尘埃,这里指污浊之气。
  • 银河:天河,银汉,指横跨天空的星河。
  • 欲冰:好像要结冰一样,形容银河清冷明亮。
  • 素波:白色的波浪,这里指月光。
  • 玉绳:星名,即北斗星的斗柄。
  • 相仍:连续不断。
  • 已谢:已经过去。
  • 昔非:过去的错误。
  • 莫惩:无法惩罚或弥补。
  • 超腾:高举,飞腾,这里形容壮志。
  •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坦。
  • :奋勉,努力。
  • 不可能:没有能力做到。
  • 红炉:烧着火的炉子。
  • 青灯:灯焰发青的油灯,形容灯光昏暗。
  • 晤语:面对面交谈。
  • 谁其我应:谁能回应我呢?

春夜(一首)讲解

这首诗是刘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寂静清冷的春夜景象。“春夜迢迢,微风不兴”点明时间是漫长的春夜,连微风也停止了吹拂,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孤寂。“六合无氛,银河欲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也象征着诗人希望澄清天下的理想。

中间四句,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月流素波,星回玉绳”写月光和星辰的运行,表现了宇宙的永恒和时间的流逝,反衬出人生的短暂。“孤坐不寐,忧思相仍”直抒胸臆,点明诗人因忧思而无法入眠。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感叹自己壮年已逝,过去的错误无法弥补。“壮年已谢,昔非莫惩”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悔恨。“如彼老马,心念超腾”用老马自喻,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怀有远大的志向。

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内心的孤独。“道路崎岖,励不可能”说明现实的艰难,使他感到力不从心。“俯拨红炉,仰剔青灯”细节描写,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欲与晤语,谁其我应”表达了诗人渴望理解和支持的强烈愿望,但最终却只能面对无人回应的现实,更显其内心的悲凉。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晚年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刘基[明代]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9de5661b83c6052f6e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