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李白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全诗,李白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古诗,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翻译,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译文

玄妙的道藏隐秘难寻难以得见,珍贵的灵符宝箓深藏于神仙洞府之间。 我的老师经历了四万劫的漫长岁月,世代相传道法玄妙精深。 临别赠杖,留下青翠的竹杖作为纪念,我师飘然远去,踏着紫色的云烟,宛如仙人一般。 即使相隔遥远,我师的心也与我紧密相连,他的精神永远悬挂在玉京仙都。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注释

  • 奉饯:恭送。
  • 高尊师:对道士的尊称,指李白的老师。
  • 如贵道士:指高尊师的姓名。
  • 传道箓毕:传授道箓完毕。道箓是道教的凭证,记载着道士的职司和法术。
  • 北海:指高尊师将要前往的地方。古代常以北海比喻幽远之地。
  • 道隐不可见:玄妙的道法隐秘难寻,不易得见。
  • 灵书:指道教的经书、符箓。
  • 洞天:道教神仙居住的洞府。
  • 四万劫:形容时间极其漫长。佛教以劫为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劫极为长久。此处借用佛教用语,形容道教传承的悠久。
  • 历世递相传:经历世代,代代相传。
  • 别杖留青竹:临别时留下青竹杖作为纪念。
  • 蹑紫烟:脚踩着紫色的云雾。形容道士飘然若仙的姿态。
  • 离心无远近:即使相隔遥远,心意也紧密相连。
  • 玉京:指道教的玉京山,是道教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泛指神仙的居所。悬:悬挂,这里指精神寄托。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恭送他的道教老师如贵道士传授道箓完毕后返回北海时所作。全诗表达了李白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和依依不舍之意,也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

诗歌首联点明道教的玄妙和道箓的珍贵,暗示老师身份的不凡。颔联则赞扬老师道法的高深和传承的悠久,进一步提升了老师的形象。颈联描写送别时的情景,青竹杖是临别赠物,象征着师徒情谊;紫烟则烘托出道士飘然若仙的风采。尾联表达了李白对老师的思念和敬仰,即使老师远去,其精神仍然永远留在李白心中,如同悬挂在玉京仙都一般。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术语和意象,如“洞天”、“四万劫”、“紫烟”、“玉京”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表达了李白对道教的信仰和对老师的尊崇。同时,诗歌也流露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李白早年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987e795e55334d350b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