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杜甫的诗>苏端>

苏端,杜甫苏端全诗,杜甫苏端古诗,苏端翻译,苏端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杜甫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
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
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苏端译文

文章写得有神韵,交往也有准则,苏端的声名很早就显扬了。 他爱客,厅堂里坐满了才华横溢的人,摆开宴席,在晴朗的日子里思念着芬芳的野草。 真希望能够迈开矫健的步伐,移植来遥远的梅花,把各种鲜花错杂地插在向阳的地方。 即使千里之外还残留着旧年的冰雪,也要用百壶美酒来尽情开怀畅饮。 垂暮之年最怕听到悲凉的战鼓声,赶紧举起酒杯,缓解忧愁烦闷的心绪。 年轻的朋友们要努力,尽情地谈笑风生,看看我的容貌已经枯槁衰老。 席间薛华擅长醉酒唱歌,他自己创作的歌词风格老练成熟。 近来海内盛行写长篇歌行,你和山东的李白交情很好。 何逊、刘孝绰、沈约、谢朓的功力还不够深厚,你的才华兼备了鲍照的特点,足以使人愁苦得倒下。 各位年轻学子尽量享受学习新知识的快乐,但世事多变,最终总会为不能保全自身而感到悲伤。 酒兴正浓,太阳已经西沉,西风吹来,希望它能吹来野水,注入金杯之中。 希望如渑池之会的酒一样,常常让人感到快乐,也想知道穷困和忧愁究竟在哪里。 忽然想起下雨时倒塌的秋井,古人的白骨上长满了青苔,怎能不喝酒,让内心感到悲哀呢?

苏端注释

  • 文章有神交有道: 指文章写得好,有神韵,交往也有准则。
  • 端复: 指苏端,诗人杜甫的朋友。
  • 爱客满堂尽豪翰: 形容苏端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家中常有客人满座,都是才华横溢之辈。“豪翰”指文笔豪放的人。
  • 开筵上日思芳草: 摆开宴席,在晴朗的日子里思念着芬芳的野草。喻指追思美好事物。
  •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希望能够迈开矫健的步伐,移植来遥远的梅花,把各种鲜花错杂地插在向阳的地方。“晴昊”指晴朗的天空。
  •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即使千里之外还残留着旧年的冰雪,也要用百壶美酒来尽情开怀畅饮。
  •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 垂暮之年最怕听到悲凉的战鼓声,赶紧举起酒杯,缓解忧愁烦闷的心绪。“觞”指酒杯。
  •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年轻的朋友们要努力,尽情地谈笑风生,看看我的容貌已经枯槁衰老。“形容”指容貌。
  •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 席间薛华擅长醉酒唱歌,他自己创作的歌词风格老练成熟。
  •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近来海内盛行写长篇歌行,你和山东的李白交情很好。“长句”指长篇歌行。
  •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何逊、刘孝绰、沈约、谢朓的功力还不够深厚,你的才华兼备了鲍照的特点,足以使人愁苦得倒下。何逊、刘孝绰、沈约、谢朓都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鲍照是南朝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擅长写七言诗著称。
  • 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各位年轻学子尽量享受学习新知识的快乐,但世事多变,最终总会为不能保全自身而感到悲伤。“诸生”指年轻的学子。
  •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 酒兴正浓,太阳已经西沉,西风吹来,希望它能吹来野水,注入金杯之中。“气酣”指酒兴正浓。
  • 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希望如渑池之会的酒一样,常常让人感到快乐,也想知道穷困和忧愁究竟在哪里。渑池之会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的一次重要会盟,在渑池举行。
  •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忽然想起下雨时倒塌的秋井,古人的白骨上长满了青苔,怎能不喝酒,让内心感到悲哀呢?

苏端讲解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朋友苏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忧虑。

诗歌首先赞扬了苏端在文学上的成就和高尚的品格,以及他广交朋友的爱好。接着,诗人描写了宴饮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希望年轻的朋友们珍惜时光。同时,诗人也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表示担忧,表达了世事难料的伤感之情。

诗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反问等,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情感更加真挚深沉。诗歌的语言精炼流畅,音韵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9717d563d9575396d7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