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辰翁的诗>金缕曲>

金缕曲,刘辰翁金缕曲全诗,刘辰翁金缕曲古诗,金缕曲翻译,金缕曲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辰翁

绝北寒声动。
渺黄昏、叶满长安,云迷章贡。
最苦周公千年后,正与莽新同梦。
五十国、纷纷入中。
摇飏都人歌郿坞,问何如、昨日崧高颂。
胪九锡,竟谁风。
当初共道擎天重。
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
寂寞放翁南园记,带得园柑进奉。
怅回首、何人修凤。
寄语权门趋炎者,这朝廷、不是邦昌宋。
真与赝,可能共。

金缕曲译文

北方传来的寒冷声音令人心惊。在黄昏时分,长安落满了树叶,章贡一带也被云雾笼罩。最痛苦的是周公在千年之后,竟然和王莽、王安石一样陷入迷梦。许多国家纷纷向中原进贡。京都的人们摇摆着唱着赞美郿坞的歌,试问这和昨天歌颂嵩山的景象相比如何呢?陈列九锡大典,究竟是谁开创的这种风气?

当初都说要承担起匡扶天下的重任。无奈天意如此,垓下寒风凛冽,滹沱河上士兵冻僵。寂寞的陆游写下了《南园记》,还带着园中的柑橘进献朝廷。回首往事,有谁能够重整朝纲呢?

奉劝那些依附权贵、趋炎附势的人,这朝廷可不是当年张邦昌建立的伪宋。真与假,怎么可能并存呢?

金缕曲注释

  • 金缕曲:词牌名。
  • 北寒声:指北方传来的寒冷声音,暗示外族入侵。
  • 长安:指京城。
  • 章贡:指江西赣州一带,以章水、贡水得名。
  • 周公:西周初年的政治家,辅佐周成王,制礼作乐,被后世儒家视为圣人。这里比喻有匡扶天下的贤臣,但却陷入迷梦,未能挽救时局。
  • 莽新:指王莽建立的新朝。
  • 五十国、纷纷入中:指许多国家纷纷向中原进贡,形容国家衰弱,无力抵御外敌。
  • 郿坞:指董卓在陕西郿县修建的堡垒,穷奢极欲。这里比喻奸臣当道,朝政腐败。
  • 崧高:指嵩山,古代祭祀名山大川的场所。这里指歌颂朝廷的祥瑞景象。
  • 胪九锡:指陈列九锡大典。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大臣的最高礼遇,表示极大的恩宠和信任。后常被权臣用作篡权的手段。
  • 擎天重:比喻承担匡扶天下的重任。
  •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被刘邦围困于此。这里比喻国家危难的境地。
  • 滹沱:指滹沱河,流经河北北部。这里指北方边境。
  • 放翁:指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 南园记:陆游晚年所作的记述居住在山阴南园的的文章。
  • 园柑进奉:指陆游晚年将自己园中种植的柑橘进献给朝廷。
  • 修凤:指修整凤凰,比喻重整朝纲,恢复国家。传说凤凰是祥瑞之鸟,朝纲混乱则凤凰衰败。
  • 权门:指有权势的家族或官员。
  • 邦昌宋:指张邦昌建立的伪楚政权。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楚”,史称“伪楚”。
  • 真与赝:指真正的朝廷与伪政权。

金缕曲讲解

这首词是刘辰翁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末年时局的忧虑和不满。词中借古讽今,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批判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以及那些依附权贵的奸佞小人。

上阕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萧瑟的景象,暗示了国家危难的局势。“绝北寒声动”点明了外族入侵的威胁;“叶满长安,云迷章贡”则描绘了京城和地方的衰败景象。作者借周公、王莽、王安石等历史人物,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摇飏都人歌郿坞,问何如、昨日崧高颂”一句,对比了歌颂奸臣和歌颂朝廷的景象,讽刺了朝廷的虚伪和腐败。

下阕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愤慨。“当初共道擎天重”一句,讽刺了那些口口声声要匡扶天下的人,但实际上却无所作为。“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一句,则暗示了国家危难的境地。最后,作者奉劝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不要以为现在的朝廷可以和张邦昌的伪楚政权相提并论,真与假是不可能并存的。

这首词语言精炼,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以及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刘辰翁[宋代]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18699866a77b2a390b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