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秋夜吟寄左偃>

秋夜吟寄左偃,李中秋夜吟寄左偃全诗,李中秋夜吟寄左偃古诗,秋夜吟寄左偃翻译,秋夜吟寄左偃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
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
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足忙。
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

秋夜吟寄左偃译文

我和你向来诗兴豪放,何况又在这清秋长夜之中。在这溪边楼阁里,不知有谁与我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月亮?月光洒在长满莎草的台阶上,大概只有我独自聆听着寒蝉凄切的叫声。你诗卷中新出现的佳句,确实令人欣喜,身外的虚名,实在不值得去追求。我们相约要效法前贤,留下美名于后世,任凭鬓发如霜,也要坚持不懈。

秋夜吟寄左偃注释

  • 吟:歌吟,吟咏。
  • 寄:寄赠,寄托。
  • 左偃:李中的友人,生平不详。
  • 素来:向来,一向。
  • 况入:何况进入。
  • 清秋:清凉的秋季。
  • 溪阁:溪边的楼阁。
  • 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
  • 寒螀(jiāng):寒蝉,秋蝉。
  • 卷中新句:指诗卷中新写的佳句。
  • 诚:确实,实在。
  • 堪:可以,能够。
  • 身外浮名:指身后的虚名,指名利。
  • 不足忙:不值得为之奔忙。
  • 会约:相约,约定。
  • 垂名:留下美名。
  • 前哲:前代的贤哲。
  • 任他:任凭,任由。
  • 玄发:黑发,指年轻。此处反用,指年老。
  • 尽如霜:像霜一样白。

秋夜吟寄左偃讲解

这首诗是李中秋夜思友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志向。全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首联点明诗人和友人都有着豪放的诗兴,尤其是在清秋长夜的环境下,更易激发创作灵感。“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志同道合的关系。

颔联描绘了诗人独自赏月听蝉的场景,烘托出一种寂寞清冷的氛围。“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诗人设问,溪边楼阁中,有谁与我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月亮呢?只能独自一人在长满莎草的台阶上,聆听寒蝉凄切的叫声。

颈联转入对友人诗才的赞赏,以及对身外浮名的淡泊。“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足忙”,朋友诗卷中新出现的佳句,确实值得高兴,而那些身外的虚名,实在不值得为之奔忙。

尾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志向,以及为之奋斗的决心。“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我们相约要效法前代的贤哲,留下美名于后世,即使鬓发如霜,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诗人自己立下的誓言,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清秋景色的细腻描写,又有对友人情谊的真挚抒发,还有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饱满的佳作。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dd5dc76ebff455c734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