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处全的诗>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

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李处全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全诗,李处全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古诗,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翻译,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处全

楼观数南国,烟雨压东州。
溪山雄胜,天开图画肖瀛洲。
我破瀛洲客梦,来剖仙都符竹,乐岁又云秋。
聊作幻师戏,肯遗后人愁。
趁佳时,招我辈,共凝眸。
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刻日落成华栋,对月难并清景,千丈素光流。
老子兴何极,小子趣觥筹。

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译文

处州的楼阁堪称南方之冠,烟雨笼罩更显其雄踞东方的气势。溪山壮丽雄伟,宛如上天绘就的图画,酷似仙境瀛洲。我打破了以往对瀛洲的向往,来到处州担任官职,又逢丰收之年和中秋佳节。姑且玩一把幻术,怎会让后人徒增忧愁?趁着这美好的时光,邀请同僚们,一起凝神观赏这美景。太守大人胸怀丘壑,巧妙的构思全都来自冥思苦想。楼阁很快就落成了,面对明月,也难以完全展现这清幽的景色,千丈月光倾泻而下。我兴致高昂到了极点,孩子们也兴致勃勃地举杯畅饮。

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注释

  • 水调歌头:词牌名。
  • 处州:古地名,今浙江省丽水市。
  • 烟雨楼:楼名。
  •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 东州:指处州。
  • 溪山:溪流和山峦,泛指山水。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仙都符竹:指做官的凭证和文书。仙都,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此处代指官府。符竹,指古代官府的文书。
  • 乐岁:丰收之年。
  • 幻师戏:变幻莫测的把戏,比喻建楼之事。
  • 遗:留下。
  • 君侯:指太守。
  • 邱壑:指胸中的丘壑,比喻有远大的抱负和深远的谋略。
  • 意匠:构思,设计。
  • 冥搜:苦思冥想。
  • 刻日:指很短的时间。
  • 华栋:华美的房屋。
  • 并:全。
  • 清景:清幽的景色。
  • 千丈素光流:形容月光倾泻而下,非常明亮。素光,月光。
  • 老子:词人自称。
  • 小子:指孩子们。
  • 觥筹:酒杯和酒筹,指饮酒。

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 欲就中秋 后值雨)讲解

这首《水调歌头》是李处全在处州烟雨楼落成之际所作,时值中秋佳节,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词人描写了烟雨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处州山水的赞美之情,以及与同僚、家人共赏美景的喜悦之情。

上阕着重描写烟雨楼的雄伟壮丽,以及词人对处州山水的赞美。起笔“楼观数南国,烟雨压东州”,气势磅礴,点明烟雨楼在南方的重要地位。接着,词人将处州的山水比作仙境瀛洲,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我破瀛洲客梦,来剖仙都符竹,乐岁又云秋”,表明自己来到处州为官,又逢丰收之年,心情愉悦。“聊作幻师戏,肯遗后人愁”,则表达了词人希望为百姓造福,不让后人徒增忧愁的愿望。

下阕则着重描写与同僚、家人共赏美景的喜悦之情。词人邀请同僚们一同观赏美景,赞美太守的才华和功绩。“刻日落成华栋,对月难并清景,千丈素光流”,描写了烟雨楼的落成和中秋月夜的美景,但即使是明月,也难以完全展现这清幽的景色,足见烟雨楼之美。“老子兴何极,小子趣觥筹”,则表达了词人与家人共享欢乐的场景,兴致高昂到了极点。

整首词气势豪迈,语言流畅,表达了词人对处州山水的赞美之情,以及与同僚、家人共赏美景的喜悦之情,也展现了词人希望为百姓造福的愿望。词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李处全[宋代]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d66f0bbc44b17d8506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