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卢纶的诗>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卢纶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全诗,卢纶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古诗,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翻译,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纶

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
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
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译文

我腰间佩戴着玉珮,跟随在鹓鹭般的朝臣队伍中,登上台阶,瞻仰皇帝的冕旒。我没有什么才能来辅助这太平盛世,又有什么缘由要离开那自由自在的江湖呢?清闲的夜晚,因为贫困而常常醉酒,虚浮的名声,年纪越大越觉得羞愧。京城长安的春天就要过去了,我常常想起当年与你们一同游乐的情景。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朝回:上朝归来。
  • 中夜:半夜。
  • 南宫:指吏部,因吏部在南宫。
  • 二故人:指两位老朋友,在吏部任职。
  • 鸣珮:佩玉相撞发出的声音。古代官员佩玉,以示尊贵。
  • 鹓(yuān)鹭:古代朝廷官员的服饰上常绣有鹓鹭,这里代指朝廷官员。
  • 登阶:走上朝堂的台阶。
  • 冕旒(miǎn liú):皇帝的礼帽,前后悬挂着玉串。这里代指皇帝。
  • 裨(bì):补益,辅助。
  • 圣代:太平盛世。
  • 沧洲:指隐居之地。
  • 闲夜:清闲的夜晚。
  • 浮名:虚浮的名声。
  • 老渐羞:年纪大了,对此感到羞愧。
  • 凤城:指京城长安,因传说有凤凰栖息于此。
  • 郎吏:指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官员。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 同游:一同游玩。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讲解

这首诗是卢纶在元日上朝后,于半夜写给两位在吏部任职的老朋友的。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在朝廷,却怀念隐逸生活,以及对自身无能的自责和对友人思念之情。

首联描写了诗人上朝的情景,用“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这两句,简洁地勾勒出朝廷的庄严气氛和诗人身在其中的感受。

颔联“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是诗人内心矛盾的直接表露。诗人自认为没有能力辅佐太平盛世,反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离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颈联“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清闲的夜晚,因为贫困而常常借酒消愁,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于自己虚浮的名声也越来越感到羞愧。

尾联“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京城的春天即将过去,常常想起当年与朋友们一同游乐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身无能的自责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卢纶[唐代]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c2c93fc18928f0fd8a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