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辰翁的诗>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

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刘辰翁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全诗,刘辰翁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古诗,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翻译,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辰翁

不饮强须饮,今日是重阳。
向来健者安在,世事两茫茫。
叔子去人远矣,正复何关人事,堕泪忽成行。
叔子泪自堕,湮没使人伤。
燕何归,鸿欲断,蝶休忙。
渊明自无可奈,冷眼菊花黄。
看取龙山落日,又见骑台荒草,谁弱复谁强。
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

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译文

不喝也得勉强喝下这杯酒,因为今天是重阳佳节。 想当年那些身体强健的人如今又在哪里呢?世事变迁真是让人感到一片茫然。 叔父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他的遭遇与人事兴衰又有何关系呢?悲伤之下泪水不禁潸然落下。 叔父的泪水早已消逝,他的湮没让人感到伤痛。 燕子啊,你为何还要归来?鸿雁啊,你的音讯也要断绝了吗?蝴蝶啊,你还是停止忙碌吧。 即使像陶渊明那样淡泊名利的人也无可奈何,只能冷眼旁观着那寂寞的菊花在秋风中开放。 看看龙山落日的景象,再看看骑台上的荒草,谁强谁弱,最终又有什么区别呢? 酒又有什么好呢?不过是暂时醉一场,以此来忘却心中的烦恼罢了。

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注释

  • 水调歌头:词牌名。
  • 甲午:指甲午年,即南宋末年。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牛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
  • 不饮强须饮:即使不想喝,也勉强要喝。表达了词人内心郁闷的心情。
  • 向来健者安在:以前那些身体健康、有作为的人如今在哪里呢?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 世事两茫茫:世事变迁,让人感到一片茫然。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无奈和迷茫。
  • 叔子:词人的叔父。
  • 正复何关人事:他的遭遇与人事兴衰又有何关系呢?表达了词人对叔父遭遇的惋惜,也暗示了个人命运在时代变迁中的渺小。
  • 堕泪忽成行:悲伤之下泪水不禁潸然落下。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痛之情。
  • 湮没:埋没,消失。
  • 燕何归,鸿欲断,蝶休忙:燕子啊,你为何还要归来?鸿雁啊,你的音讯也要断绝了吗?蝴蝶啊,你还是停止忙碌吧。以景物烘托悲凉气氛,暗示国势衰微,生机凋零。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 无可奈:无可奈何。
  • 冷眼菊花黄:冷眼旁观着那寂寞的菊花在秋风中开放。菊花象征着高洁,但在此处也暗示了孤寂和无奈。
  • 龙山:在今湖北江陵。相传孟嘉曾于此遇风落帽。
  • 骑台:不知所指。
  • 谁弱复谁强:谁强谁弱,最终又有什么区别呢?感叹历史变迁,盛衰无常。
  • 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酒又有什么好呢?不过是暂时醉一场,以此来忘却心中的烦恼罢了。表达了词人借酒浇愁的无奈。

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讲解

这首《水调歌头》是刘辰翁在甲午年重阳节于牛山所作。词中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人生的感叹,以及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情。

上片主要描写了重阳节的景象,以及词人内心的悲凉和迷茫。词人感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想起已经去世的叔父,更是悲从中来。燕子、鸿雁、蝴蝶等景物,都带有凄凉的色彩,烘托了词人沉郁的心情。

下片则主要描写了词人对历史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思考。词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愿望,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龙山落日、骑台荒草等景象,更增添了词的苍凉之感。最后,词人以“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作结,表达了自己借酒浇愁的无奈和对现实的逃避。

总的来说,这首词语言凝练,意境苍凉,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刘辰翁[宋代]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a293e9856699e65605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