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端的诗>赠康洽>

赠康洽,李端赠康洽全诗,李端赠康洽古诗,赠康洽翻译,赠康洽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端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卧又明朝,忽忆故乡头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迩来七十遂无机,空是咸阳一布衣。
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华堂举杯白日晚,龙钟相见谁能免。
君今已反我正来。
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赠康洽译文

康兄你长着黄色的胡须,是酒泉来的客人,平生常出入于王侯的府邸。今天喝醉了,明天又喝醉了,忽然想起故乡,头发已经白了。

时光流逝,恍惚间看着西沉的太阳,往事苍茫,指着南边的道路。你的声名一直压着鲍照,职位却不过是个扬雄。

近年来你已经七十岁了,没有什么机会了,空自是咸阳的一个普通百姓。后辈们看不起衰老的人,想依靠五侯的门馆。

你自己说万物都会改变,这才相信桑田会变成大海。当年一起献赋的人都已去世,只有你还在墙上题诗。

走出东城,风景多么美好,满眼都是青山,年轻人很多。汉朝还很强盛,现在却衰老了,头发短了,心思却很长,又能怎么办呢?

在华丽的厅堂里举杯,太阳已经西沉,龙钟老态,相见谁又能避免呢?你现在已经回去了,我正要来。红润的脸色,还能欢笑几次呢?

请问在那朦胧的花树下,是谁家在用畚箕筑着高台?

赠康洽注释

  • 康洽:诗人朋友。
  • 黄须:指康洽的胡须颜色。
  • 酒泉客:指康洽是酒泉人。酒泉,汉代郡名,在今甘肃。
  • 王侯宅:显贵人家。
  • 流年:指光阴流逝。
  • 瞻西日:看西沉的太阳,喻指年老。
  • 陈事:往事。
  • 指南陌:指认路,也指回忆往事。
  • 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曾任参军。
  • 扬执戟:指扬雄,西汉辞赋家,曾任给事黄门郎,持戟宿卫。
  • 迩来:近年来。
  • 无机:没有机会,指仕途无望。
  • 咸阳:秦朝都城,这里泛指京城。
  • 布衣:平民。
  • 轻肥:指年轻而富贵的人。
  • 衰朽:衰老。
  • 五侯门馆:指显贵人家。汉代有五侯制度。
  • 因依:依靠。
  • 桑田变成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献赋:汉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 共壁题诗:指一起在墙上题诗。
  • 东城:指长安城的东边。
  • 风景和:风景美好。
  • 汉家:指汉朝。
  • 发短心长:指头发短了,心思却很长,形容年老多思。
  • 龙钟:形容老态。
  • 反:返回。
  • 朱颜:红润的脸色,指年轻。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 畚插:用畚箕和锹。畚,用草或竹篾等编的一种容器。
  • 筑高台:建造高台。

赠康洽讲解

这首诗是李端赠给朋友康洽的,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歌既有对友人昔日风光的追忆,也有对其晚年境况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点明友人的身份和经历,说明他曾是显贵人家中的常客。颔联则写友人年老思乡,头发已经变白。颈联进一步感叹友人的命运,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晚年沦为平民。接下来的两联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依然健在的欣慰。最后四句,诗人将目光转向眼前的风景,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并对未来的命运感到茫然。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98e890044406d8e683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