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全诗,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古诗,秋日书怀寄白宾客翻译,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译文

地处偏远,即使有雄心壮志也难以施展;年事已高,即使身体健康也难免衰老。游兴和心情总是在饮酒时才焕发,体力是否还能支撑,一登上高楼便能知晓。蝉鸣声声,预示着美好的花时已逝;大雁南飞,更增添了登楼远望的愁绪。商山隐士紫芝高人,想必不会在秋日里感到悲伤吧。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注释

  • 州远雄无益: 身处偏远的州郡,即使有雄心壮志也无济于事。雄,指雄心壮志。
  • 年高健亦衰: 年纪大了,即使身体还算健康,也难免逐渐衰老。健,指身体健康。
  • 兴情逢酒在: 游兴和心情总是在饮酒时才焕发。
  • 筋力上楼知: 体力是否还能支撑,一登上高楼便能知晓。
  • 蝉噪芳意尽: 蝉鸣声声,预示着美好的花时已逝。芳意,指美好的花时。
  • 雁来愁望时: 大雁南飞,更增添了登楼远望的愁绪。
  • 商山紫芝客: 指商山四皓,他们隐居在商山,采紫芝为食。这里泛指隐逸之士。
  • 应不向秋悲: 应该不会在秋日里感到悲伤吧。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晚年被贬官在外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羡慕之情。

首联“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开篇点明诗人所处的困境:身处偏远之地,即使有雄心壮志也难以施展;年事已高,即使身体还算健康,也难免逐渐衰老。这两句既是写实,也是诗人内心苦闷的写照。

颔联“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描写诗人排遣愁闷的方式:只有在饮酒时才能焕发游兴和心情,而体力是否还能支撑,一登上高楼便能知晓。这两句看似旷达,实则更显出诗人的无奈和落寞。

颈联“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描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蝉鸣声声,预示着美好的花时已逝;大雁南飞,更增添了登楼远望的愁绪。这两句以景衬情,将诗人的愁绪渲染得更加浓烈。

尾联“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诗人想到隐居在商山的紫芝客,他们超脱世俗,想必不会在秋日里感到悲伤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既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7e637a710ae9774faf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