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曾伯的诗>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

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李曾伯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全诗,李曾伯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古诗,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翻译,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曾伯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译文

唉,我这个衰老的翁啊,在书信往来中,又度过了一个春天。心中一直梦想着,能够驾着小船去拜访剡溪,可惜壮志未酬,万里边城未能收复。鲲鹏的翅膀想要高飞,却希望能有同伴一起努力,可是现在,送别友人之后,阳关之外再无故人。回想岷江路上的经历,还记得那惊险的风浪,以及三月里的战火硝烟。

多么美好的乐事和良辰啊。正好可以趁着东门外的柳树刚刚泛绿,舒展胸怀,慷慨激昂,何必总是沉溺于怀旧呢?世事变迁,转眼之间,以后的事情,未必还像现在这样。向南楼打听消息,西边的戍边将士们已经班师回朝,你唱着楚地的歌,我吟诵着越地的歌。快要到重阳节了,害怕催促出征的命令到来,即使有好的消息,也难以安心。

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注释

  • 沁园春:词牌名。
  • 乔宾王:词人的朋友,姓名不详。
  • 咄咄:叹词,表示惊讶或感叹。
  • 衰翁:衰老的男子,词人自称。
  • 羽书:指紧急的军事文书。
  • 剡(shàn):指剡溪,在今浙江省嵊州市,以风景优美著称。
  • 壮图:宏伟的计划,指收复失地。
  • 万里城:指边境的长城。
  • 溟翼:鲲鹏的翅膀,比喻远大的志向。
  •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是古代送别友人西行的要地。
  • 岷江: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流经四川省。
  • 东门官柳:指京城东门外的柳树,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 晴慷慨:指胸怀舒畅,意气风发。
  • 解后:以后,将来。
  • 南楼:指瞭望敌情的楼。
  • 西戍:指戍守西边的边境。
  • 楚歌:楚地的歌谣。
  • 越吟:越地的吟唱。
  • 眉黄:指重阳节。古代有重阳节染眉的习俗。
  • 洛涯:指洛阳。这里代指朝廷。

沁园春(乔宾王有和 再用韵)讲解

这首词是词人李曾伯在友人乔宾王和词之后,再次用原韵创作的。词中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时局的担忧。

上阕,词人以“咄咄衰翁”开篇,感叹自己年老体衰,却仍然身在乱世之中。“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一句,表达了词人想要归隐山林,过清闲生活的愿望。但“壮图惭负,万里城并”一句,又点明了词人心中仍然牵挂着国家大事,想要收复失地。然而,“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词人感到孤立无援,壮志难酬,充满了悲凉之情。

下阕,词人转而描写眼前的景象。“美哉乐事良辰。正好趁东门官柳新”,词人想要抓住眼前的快乐,舒展胸怀,但“转头解后,未必犹今”一句,又暗示了世事变迁,未来充满未知数。最后,“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词人担忧朝廷再次征调自己出征,即使有好的消息,也难以安心。

这首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词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4e0b35710096ac1534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