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过的诗>雨华台次胡仲芳韵>

雨华台次胡仲芳韵,刘过雨华台次胡仲芳韵全诗,刘过雨华台次胡仲芳韵古诗,雨华台次胡仲芳韵翻译,雨华台次胡仲芳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过

寒意湿烟草,浮生吹浪花,绕台皆峻岭,陈迹一飞霞。
子醉辞吐凤,吾狂字落鸦。
儿童应笑客,风飐角巾斜。

雨华台次胡仲芳韵译文

寒凉之意渗透着湿润的烟草,短暂的人生如同浪花般飘忽不定。环绕雨花台的都是高耸的山岭,往昔的陈迹只剩下像一片飞霞般的记忆。您酒醉后出口成章,文采斐然,我狂放不羁,字迹潦草如同乌鸦的脚印。孩子们大概会嘲笑我这远来的客人吧,风吹动着我的头巾,歪斜不正。

雨华台次胡仲芳韵注释

  • 雨花台: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
  • 次:依照、沿用。
  • 胡仲芳:刘过的朋友,具体生平不详。
  • 韵:诗歌的韵脚。
  • 寒意:寒凉之意。
  • 湿烟草:沾湿露水的烟草。
  • 浮生:指人生短暂虚浮。
  • 吹浪花: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
  • 绕台:环绕雨花台。
  • 峻岭:高大的山岭。
  • 陈迹:过去的遗迹。
  • 一飞霞:形容残存的记忆如一片晚霞般绚丽。
  • 子:您,指胡仲芳。
  • 醉辞吐凤:形容文辞优美华丽,如凤凰吐珠。
  • 吾:我,指作者刘过。
  • 狂字落鸦: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像乌鸦的脚印。
  • 儿童:小孩子。
  • 应:大概,应该。
  • 笑客:嘲笑客人。
  • 风飐(zhǎn):风吹动。
  • 角巾:一种用葛布做的头巾,是古代隐士常戴的。
  • 斜:歪斜。

雨华台次胡仲芳韵讲解

这首诗是刘过在雨花台和朋友胡仲芳相聚时,依照胡仲芳诗的韵脚而作的。诗中既有对雨花台景色的描写,也有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更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自身的狂放不羁。

首联“寒意湿烟草,浮生吹浪花”描绘了雨花台的景象,点明了时节和环境。寒意浸润着烟草,给人一种萧瑟之感;人生如同浪花般飘忽不定,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颔联“绕台皆峻岭,陈迹一飞霞”进一步描写雨花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迹。环绕雨花台的是高耸的山岭,而昔日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如飞霞般绚丽的记忆,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颈联“子醉辞吐凤,吾狂字落鸦”写诗人与朋友的交往。诗人用“吐凤”来形容朋友胡仲芳的文采飞扬,用“落鸦”来形容自己字迹的潦草不羁,对比鲜明,也表现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尾联“儿童应笑客,风飐角巾斜”是诗人的自嘲。诗人想象自己头戴歪斜的头巾,被孩子们嘲笑,表现了诗人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形象,也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抒情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朋友的情谊,也展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世俗的超脱。

刘过[宋代]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4902a076a839b104eb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