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台上晚云平,虎视眈眈隘八宏。
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
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
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
大家都搜:
读秦纪译文
华丽的琅玕台上,傍晚的云彩低平辽阔,秦始皇像猛虎一样贪婪地注视着天下,气焰嚣张地占据着广阔的疆域。万里之外的人民死伤过半,他却全然不知,还在空虚地寻找着传说中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草。当年预示着秦朝灭亡的玉璧出现在沙丘附近,秦始皇挥舞着神鞭驱赶海石,妄图以此来震慑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秦始皇焚书坑儒,想要以此来禁锢思想,但书本之外还有无法焚毁的真理存在,最终成就汉朝大业的,正是张良在圯上所学到的兵法韬略。
读秦纪注释
读秦纪讲解
这首诗是林景熙读史之作,诗人通过对秦始皇种种行为的描写,揭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表达了对秦始皇暴政的批判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首联描写秦始皇的奢靡和野心。诗人用“琅玕台”点明秦始皇的奢华生活,用“虎视眈眈”形容其贪婪的本性,表现了他对权力的极度渴望。
颔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和愚昧。诗人写“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揭示了秦始皇对百姓疾苦的漠视和对长生不老药的痴迷,突显了他的残暴和愚昧。
颈联描写了秦始皇的迷信和妄为。诗人用“兆来鬼璧”和“威动神鞭”两个典故,揭示了秦始皇对预言的恐惧和对神灵的妄为,突显了他内心的虚弱和恐惧。
尾联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诗人用“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两句,点明了思想的力量和人才的重要性,揭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愚蠢和张良圯上受书的故事,强调了真正的知识和人才是无法被消灭的,最终成就汉朝大业的,正是张良在圯上所学到的兵法韬略。
全诗语言精炼,用典贴切,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刻关怀。通过对秦始皇的批判,告诫人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重视民生,尊重知识,任用贤才,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4089669a36935ae1562.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