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访龙光智谦上人>

访龙光智谦上人,李中访龙光智谦上人全诗,李中访龙光智谦上人古诗,访龙光智谦上人翻译,访龙光智谦上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忽起寻师兴,穿云不觉劳。
相留看山雪,尽日论风骚。
竹影摇禅榻,茶烟上毳袍。
梦魂曾去否,旧国阻波涛。

访龙光智谦上人译文

我忽然兴起了拜访智谦上人的念头,穿行于云雾之中也不觉得劳累。 他挽留我一起欣赏山上的雪景,整天都在谈论诗词文章。 竹影摇曳在禅床上,茶烟袅袅升腾到毛织的僧袍上。 不知我的梦魂是否曾经去过,那被波涛阻隔的故国。

访龙光智谦上人注释

  • 龙光智谦上人:龙光寺的智谦和尚,是诗人所要拜访的对象。
  • 寻师兴:拜访老师的兴致。
  • 穿云:穿行于云雾之中,形容山高路险。
  • 不觉劳:不觉得疲劳。
  • 相留:挽留。
  •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里泛指诗词文章。
  • 禅榻:僧人坐禅的床。
  • 毳袍(cuì páo):用鸟兽的细毛织成的袍子,这里指僧人的毛织僧袍。
  • 梦魂:梦中的魂灵。
  • 旧国:指诗人怀念的故乡。
  • 波涛:指阻隔诗人与故乡的山水。

访龙光智谦上人讲解

这首诗是李中拜访龙光寺智谦上人时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智谦上人的敬慕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忽起寻师兴,穿云不觉劳”,写诗人突然兴起拜访智谦上人的念头,并且不辞辛劳地前往。一个“忽”字,表现了诗人行动的突然和迫切;一个“不觉劳”,则表现了诗人对智谦上人的敬慕之情。

颔联“相留看山雪,尽日论风骚”,写智谦上人挽留诗人一起欣赏山上的雪景,并且整天都在谈论诗词文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与智谦上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现了诗人对诗词文章的热爱。

颈联“竹影摇禅榻,茶烟上毳袍”,写诗人与智谦上人在禅房中休息的情景。竹影摇曳,茶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

尾联“梦魂曾去否,旧国阻波涛”,写诗人思念故乡之情。诗人不知道自己的梦魂是否曾经回到故乡,但是他知道,自己与故乡之间被波涛阻隔,难以相见。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智谦上人的敬慕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3cd0fa790d683dcb30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