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赴邠宁留别>

赴邠宁留别,李益赴邠宁留别全诗,李益赴邠宁留别古诗,赴邠宁留别翻译,赴邠宁留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
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
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赴邠宁留别译文

我继承了汉代飞将军李广的遗风,年少时就立志报国,谈论军事。 那些游侠少年为何还要互相询问,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匡扶正义,铲除不平。 北方的狂风被漫天的黄沙阻断,白雪覆盖着边塞的城池。 有幸应募入伍,决心横戈跃马,建功立业,扬名万里。

赴邠宁留别注释

  • 邠(bīn)宁:唐代地名,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当时李益在邠宁节度使麾下任职。
  • 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以善射著称。这里指诗人自比李广,有报国之志。
  •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古代男子成年束发为髻。
  • 侠少:游侠少年,指那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 事不平:指世间不公平的事情。
  • 朔吹:北方的寒风。
  • 边书募:边境的征兵文书。
  • 横戈:横持戈矛,形容作战的姿态。
  • 会:一定,必定。

赴邠宁留别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赴邠宁任职前写给友人的一首留别诗,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首联点明志向,诗人自比汉代名将李广,表明自己从小就立志报国,关心军事。颔联转折,表达了诗人对游侠少年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匡扶正义,铲除不平。颈联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为下文诗人决心戍边立功作铺垫。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应募入伍、决心横戈跃马、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气势豪迈奔放,充分体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报国热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歌中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将自己比作李广,既突出了自己的才能,又表达了自己报国心切的愿望。将自己与游侠少年对比,更突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38c1bbaea39b1bfb6c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