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全诗,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古诗,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翻译,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译文

北风呼啸,雁鸣声声,更添悲凉,何况眼前的树林正是我为你送别之时。 秋草已经经受不住一次又一次的远行离别,我们又将在何处再次相会,遥遥无期? 你骑着马,渐行渐远,山色也渐渐昏暗,独自一人踏上归途,缓缓步入那寒冷的城池。 请替我向东州的故人转达,我江淹早已准备好要写出像惠休那样才华横溢的诗篇来赠送给你。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注释

  • 贾校书:贾弇,官至校书郎。
  • 振上人:僧人,与贾弇友善。
  • 东归:向东返回。
  • 北风:秋末冬初的寒风。
  • 雁数声悲:大雁的叫声听起来很悲凉,烘托离别气氛。
  • 况指:何况,更何况。
  • 前林:指眼前的树林,送别之处。
  • 别时:离别的时候。
  • 秋草不堪频送远:秋草经不起多次的送别,已经显得凋零。
  • 白云何处更相期:我们又将在何处相遇呢?预示着离别后相见无期。
  • 山随匹马行看暮:山随着你的马匹移动而渐渐变得昏暗,形容送别时间之久。
  • 路入寒城独去迟:你独自一人缓缓地步入那寒冷的城池。
  • 为向:替我向。
  • 东州:指贾弇要去的地方,具体地点不详。
  • 故人:老朋友,指东州的友人。
  • 江淹:南朝文学家,以文才著称。
  • 拟:打算,准备。
  • 惠休诗:指南朝宋代诗人惠休的诗,以文辞优美著称。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李益对友人贾弇东归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北风吹雁数声悲”,开篇就用凄冷的北风和悲凉的雁叫声,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 “况指前林是别时”,更进一步点明送别之处,加重了离愁别绪。

颔联抒发离别之情。“秋草不堪频送远”,以秋草的凋零来比喻离别的频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无奈。“白云何处更相期”,设问,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茫然和惆怅。

颈联描写友人离去的景象。“山随匹马行看暮”,描写友人骑马远去,山色渐晚,暗示送别时间之久。“路入寒城独去迟”,描写友人孤身一人,缓缓步入寒冷的城池,更显孤寂。

尾联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许。“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诗人请友人代为向东州的故人问好,并表示自己要像江淹那样,写出像惠休一样优秀的诗篇来赠送给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也暗示了友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将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9caa9536e7c513e972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