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催梅>

催梅,林景熙催梅全诗,林景熙催梅古诗,催梅翻译,催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参横月落几相思,第一春风向此期。
乘兴竹筇霜后路,寄声篱落水边枝。
禁中鼓绝花奴老,海上宫深鸟使迟。
独抱素心谁是伴,罗浮仙梦隔天涯。

催梅译文

参星横斜,月亮西沉,在这寂静的夜晚,我多少次地思念着你啊,梅花!我知道,那第一缕春风,定会先吹向你。我拄着竹杖,兴致勃勃地踏着霜后的山路,只为了能将我的心声,寄托给那篱笆边、水畔旁的梅枝。皇宫内早已停止了鼓乐,伺候梅花的“花奴”也已老去;海上的仙宫幽深寂静,连传递消息的鸟儿也来得迟缓。只有我独自怀抱着这颗纯洁的心,又有谁能与我相伴呢?我梦中的罗浮山,却遥远得如同隔着天涯一般。

催梅注释

  • 参横月落: 指深夜。参星横斜,月亮落下,形容时间已晚。
  • 几相思: 多少次地思念。
  • 第一春风: 指最早到来的春风,寓意梅花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向此期: 指向着梅花开放的时期。
  • 乘兴: 兴致勃勃。
  • 竹筇(qióng): 竹杖。
  • 霜后路: 经历霜冻后的道路。
  • 寄声: 寄托心声。
  • 篱落: 篱笆。
  • 禁中: 指皇宫。
  • 花奴: 指专门负责伺候花卉的宫人。
  • 海上宫深: 指海上的仙宫幽深寂静。
  • 鸟使: 指传递消息的鸟。也指传递消息的人。
  • 素心: 纯洁的心。
  • 罗浮: 指罗浮山,道教名山,在今广东省境内。这里借指诗人理想中的境界。
  • 天涯: 形容极其遥远。

催梅讲解

这首《催梅》是林景熙的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描写深夜思梅、寻梅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梅花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孤寂的心境。

诗的首联“参横月落几相思,第一春风向此期”,点明时间是深夜,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思念之情,并期待着梅花在春风中绽放。诗人认为梅花是最能代表春天的,它总是最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颔联“乘兴竹筇霜后路,寄声篱落水边枝”,描写了诗人寻梅的行动。诗人兴致勃勃地拄着竹杖,走在霜后的山路上,只为了能将自己的心声寄托给篱笆边、水畔旁的梅枝。

颈联“禁中鼓绝花奴老,海上宫深鸟使迟”,诗人联想到皇宫中伺候梅花的“花奴”已经老去,海上的仙宫也幽深寂静,连传递消息的鸟儿也来得迟缓,这更反衬出梅花的孤寂。

尾联“独抱素心谁是伴,罗浮仙梦隔天涯”,诗人表达了自己孤芳自赏的心境。只有诗人自己怀抱着一颗纯洁的心,又有谁能理解他呢?他梦中的罗浮山,却遥远得如同隔着天涯一般,暗示了诗人理想的难以实现。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自己孤寂的心境,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参星、月亮、春风、竹杖、霜后路、篱落、水边枝、花奴、鸟使、罗浮等,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更突出了梅花的孤傲和诗人的高洁。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f01bc4ccb81e893695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