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述怀次柴主簿>

述怀次柴主簿,林景熙述怀次柴主簿全诗,林景熙述怀次柴主簿古诗,述怀次柴主簿翻译,述怀次柴主簿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独闭柴门木石亲,诗筒剥啄不妨频。
青灯风雨多离梦,白发江湖少故人。
谩读楚骚招太乙,谁听郢曲和阳春。
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

述怀次柴主簿译文

我独自关闭柴门,与木石为伴,以它们为亲。即使有人敲门送诗稿来,也任他们敲吧,不要紧。

在风雨飘摇的夜晚,青灯如豆,我常常做着离别的梦。漂泊江湖,两鬓斑白,故人也越来越少了。

徒然地读着楚辞,想要召唤太乙神灵,又有谁能听懂我的心声,像郢人歌唱阳春白雪那样与我和唱呢?

书香之气和报国之志都已消散殆尽,我只能在这天地间虚度光阴,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述怀次柴主簿注释

  • 述怀: 表达心志,抒发情怀。
  • 次: 依照,步韵。
  • 柴主簿: 指柴姓的主簿,即县衙主管文书的官员。
  • 柴门: 柴做的门,形容简陋的住所。
  • 木石亲: 以木石为友,形容隐居生活。
  • 诗筒: 装诗稿的竹筒。
  • 剥啄: 敲门的声音。
  • 不妨: 不要紧,没关系。
  • 青灯: 昏暗的灯光,形容环境清苦。
  • 离梦: 离别的梦。
  • 江湖: 指远离朝廷的民间。
  • 故人: 老朋友。
  • 谩读: 徒然地读。谩,徒然,空。
  • 楚骚: 指楚辞,屈原的代表作。
  • 招太乙: 指楚辞中的《远游》篇,有招神升仙的内容。太乙,神名。
  • 郢曲: 指《阳春白雪》这样的高雅乐曲。郢,楚国都城名。
  • 阳春: 指高雅的乐曲。
  • 书香: 指读书人的气质和学问。
  • 剑气: 指报国杀敌的志气。
  • 寥落: 稀少,衰落。
  • 乾坤: 天地。
  • 父母身: 指父母给的身体,意为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述怀次柴主簿讲解

这首诗是林景熙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隐居生活中的孤寂和对世事的失望,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奈。

首联描写隐居生活。“独闭柴门木石亲,诗筒剥啄不妨频”,诗人独自关闭柴门,与木石为伴,表明诗人与世隔绝,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有人敲门送诗稿来,诗人也并不在意,反映出诗人对外界的漠然和内心的孤寂。

颔联描写漂泊江湖的感受。“青灯风雨多离梦,白发江湖少故人”,在风雨飘摇的夜晚,青灯如豆,诗人常常做着离别的梦,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定和对过去的怀念。漂泊江湖,两鬓斑白,故人也越来越少了,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颈联描写对现实的失望。“谩读楚骚招太乙,谁听郢曲和阳春”,徒然地读着楚辞,想要召唤太乙神灵,又有谁能听懂我的心声,像郢人歌唱阳春白雪那样与我和唱呢?诗人用“谩读”、“谁听”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尾联描写对人生的无奈。“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书香之气和报国之志都已消散殆尽,我只能在这天地间虚度光阴,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诗人感叹自己壮志难酬,只能虚度一生,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父母的愧疚。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普遍现象。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bd8331ec2353cac74e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