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峤的诗>>

牛,李峤牛全诗,李峤牛古诗,牛翻译,牛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牛

[唐代] 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牛译文

当年齐桓公开始任用贤相时,牛车就已进入国都;燕国的军队摆开阵势,牛在战场上早已发挥作用。 想要让牛前往桃林下的田野耕作,必须先经过生长着梓树的地方。 在吴地,牛常常对着月亮喘息,长途跋涉;奔驰在梦中,也时常被风声惊醒,疲惫不堪。 即使不用五丁开山的壮士,(凭借牛力)又怎能开通这九折险道呢?

牛注释

  • 齐歌初入相:指齐桓公任用贤相管仲的故事。牛车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这里暗示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 燕阵早横功:指燕国军队用牛拉战车作战的历史。横功,指发挥作用。
  • 桃林:泛指田野,古代常在桃林下耕种。
  • 梓树:一种高大的乔木,常生长在道路旁。
  • 在吴频喘月:吴地水乡,水汽重,牛在吴地劳作,常常喘息。
  • 奔梦屡惊风:形容牛劳累不堪,即使在睡梦中也常常惊醒。
  • 五丁士:神话传说中开山的五位大力士。
  • 九折:形容道路的弯曲和险峻。

牛讲解

这首诗以牛为描写对象,赞扬了牛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首联从历史典故入手,用“齐歌初入相”和“燕阵早横功”两个典故,概括了牛在政治、军事领域的重要作用,点明了牛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颔联描写了牛在田野耕作的场景。“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描绘了牛拉着犁,经过梓树,走向田野的画面,展现了牛辛勤劳作的场景。

颈联则从侧面描写了牛的劳累。“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牛在吴地劳作的艰辛和疲惫,表达了诗人对牛的同情。

尾联用反问的语气,进一步突出了牛的作用。“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反问如果没有牛的辛勤劳作,又怎能开通这险峻的山路呢?强调了牛在开山辟路中的重要性。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对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牛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劳动人民的赞扬。

李峤[唐代]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e8cef7d52abb29e8f9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