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大家都搜:
西塞山(在武昌界 孙吴以之为西塞)译文
当年吴国凭借此山作为要塞,吴国灭亡后,山色也显得衰弱憔悴。山岭上的梅花在初春的暖意中,带着残落的妆容,令人惋惜;沙滩上的鸟儿在初晴的阳光下,三五成群地悠闲自在。宽阔的江面上鱼龙混杂,险峻的石壁上猿猴也显得狡猾顽劣。我真想穿上一身蓑衣,戴上斗笠,来和渔翁一同往来于江面。
西塞山(在武昌界 孙吴以之为西塞)注释
西塞山(在武昌界 孙吴以之为西塞)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游览西塞山时所作,诗人目睹西塞山的景色,感叹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想法。
首联点明西塞山的历史地位。当年吴国将其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然而,随着吴国的灭亡,西塞山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山色也变得衰弱。这里用“绿孱颜”来形容山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河变迁带来的衰败之感。
颔联描写西塞山初春的景色。“岭梅乍暖残妆恨”,写梅花在初春的暖意中凋谢,如美人残妆,令人惋惜。诗人借梅花凋谢来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叹。“沙鸟初晴小队闲”,写沙滩上的鸟儿在初晴的阳光下,三五成群地悠闲自在,与上句的“残妆恨”形成对比,一动一静,一悲一喜,更显出诗人复杂的心情。
颈联描写西塞山江面的景象。“波阔鱼龙应混杂”,写宽阔的江面上鱼龙混杂,水族繁多,暗示了世事的复杂。“壁危猿狖奈奸顽”,写险峻的石壁上猿猴也显得狡猾顽劣,反映了社会上奸佞小人的存在。这两句既是对西塞山景色的描写,也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隐喻。
尾联表达了诗人隐逸的想法。“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诗人表示自己想穿上一身蓑衣,戴上斗笠,来和渔翁一同往来于江面,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de7a7a9e8928e01b91c.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