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许由庙>

许由庙,罗隐许由庙全诗,罗隐许由庙古诗,许由庙翻译,许由庙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罗隐

高挂风瓢濯汉滨,土阶三尺愧清尘。
可怜比屋堪封日,若到人间是众人。

许由庙译文

高高挂起风瓢在汉水边洗涤,三尺土台的简陋庙宇实在惭愧这清高的名声。可叹的是,如果当时接受了尧的禅让,挨家挨户都可以被封官授爵,许由若真的在人间做了官,也就和平庸的人没什么区别了。

许由庙注释

  • 许由:传说中的隐士,尧要让位给他,他逃到箕山隐居,用河水洗耳,表示不愿听这种话。
  • 风瓢:用葫芦制成的水瓢,风吹时会转动,故称风瓢。这里指许由洗耳用的水瓢。
  • 濯:洗涤。
  • 汉滨:汉水边。许由曾隐居在箕山,在汉水边洗耳。
  • 土阶三尺:形容庙宇的简陋。三尺高的土台。
  • 愧清尘:惭愧许由的清高品格。清尘,指清高的名声。
  • 比屋堪封日:指尧舜时期,如果许由接受禅让,天下人都可以得到封赏。比屋,挨家挨户。堪,可以。封,封官授爵。
  • 若到人间是众人:如果许由真的做了官,也就和平庸的人一样了。人间,指官场。众人,指普通人,平庸之辈。

许由庙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游览许由庙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许由不慕荣利、坚守清高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委婉地讽刺了那些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

首联“高挂风瓢濯汉滨,土阶三尺愧清尘”,描写了许由庙的简陋和许由的高洁。风瓢高挂,汉水濯耳,象征着许由不为世俗所染的清高品格。而简陋的庙宇,更反衬出许由的清名远播,使人感到惭愧。

颔联“可怜比屋堪封日,若到人间是众人”,是诗人对许由选择的思考。诗人设想,如果当初许由接受了尧的禅让,那么天下百姓都可以得到封赏,但他也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独立人格,沦为平庸之辈。

诗人认为,许由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名利所动。他宁愿隐居山林,也不愿在官场中同流合污。这种高尚的品格,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

全诗语言精炼,意蕴深刻,通过对许由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也间接表达了作者不愿与当时社会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bc2f5038b60781511c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